block

工信动态

天津工业今年将从八方面发力——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来源: 天津日报
发布时间: 2025-02-21 13:15

日前,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强协同抓落实促发展”第三场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全市工业战线今年将瞄准新型工业化目标,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重点做好八方面工作,以“工业之为”助力“全市之进”。

一是坚持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纵深推进产业协作。以深化产业协作为关键抓手,乘势而上提升我市链群发展能级。深化六条重点产业链共育,聚焦“卡点”开展创新攻关,瞄准“堵点”开展联合招商,形成一批示范成果。深化五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共建,牵头制定京津冀新一代信创国家级集群提升方案,协同推动京津冀国家级集群迈向世界级。深化协同示范,加快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生态港、京津电子化学品基地等项目建设,发挥滨海新区支撑引领作用,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二是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将狠抓重点行业扩增量。紧紧盯住石化、汽车、装备等“大块头”产业,加速推动大乙烯、中海油智能制造基地二期等大项目增产上量,同时要抢抓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发展机遇,推动诺和诺德、曙光、联想等重点企业不断扩能出力。服务重点企业强支撑。紧盯以“300强”“300优”为代表的优质企业,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全力以赴稳预期,强信心。

三是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起抓,全面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要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拓宽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化的“握手通道”。将建强创新主体,落实“有研发场地、有研发投入、有研发人员、有研发项目”的“四有”标准,引导重点企业组建研发机构,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会同市科技局共建一批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实现重点产业链全覆盖。完善创新平台,加快制造业创新中心、中试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生物制造领域争创国家级制造业中试平台。提升质量品牌,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推动企业建立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深入实施“三品”战略,参与打造中国消费名品方阵,有效提升优质供给水平。

四是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石化产业抓牢“油头”,提升“化身”、延伸“精细尾”,加速新和成尼龙、燕山高端橡胶等下游项目建设;汽车产业推动长城、大众、丰田新车型投产上量,加快曼德电子等关键零部件项目建设;装备产业推动中船天津、中海油智能装备等项目建设;轻工产业持续振兴工业老字号老品牌,抓好电动自行车、粮油等“大块头”细分优势领域扩产上量。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信创产业以获批国家级集群和实施新一轮国产化替代为契机,开拓应用场景,做大市场份额和企业体量;生物医药产业争取华润、招商局、国投等总部支持,用好天大前沿院、工生所、凯莱英等,深耕新模式,扩充出力点。提升未来产业竞争力,重点推动中电云脑脑机交互、电科蓝天固态电池、合源生物细胞药物等创新成果产业化,引育一批爆发式增长企业。

五是坚持重点产业链式发展,推动产业成链成群成龙配套。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拓宽产业幅、壮大产业群。在链上抓创新,加快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建设,新培育一批企业技术中心,为国家重点产业链“补短锻长”持续贡献力量。在链上抓招商,进一步发挥链主龙头企业作用,举办供应商大会、合作伙伴大会,帮助企业拿订单、扩生产,推动政府“定链”向市场“成链”转变。链上抓载体,完成累计50家产业主题园区培育,加强投入产出效益评估监测。围绕绿色石化等关键领域遴选培育一批国家和市级产业集群,为企业集聚发展提供有效抓手。

六是坚持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点线面”结合,统筹推进企业、产业、区域的智能化赋能。加快滨海新区、武清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全力争取新的试点。

七是坚持充分激发企业活力,着力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格局。

八是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大力推动制造业招商引资。将进一步完善招商工作机制,加强与市投促部门和各区工信部门联动,当好制造业招商主力军,合力推动项目落地,形成市区“一盘棋”合力。进一步提升招商专业化水平,强化价值研究和市场判断,创新开展图谱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基金招商,拓宽渠道,提高效率。进一步加强项目落地力度,在紧盯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落地基础上,重点争取更多央企二、三级总部落地,力争全年工业内资到位额突破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