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信动态

天津南站片区崛起科创高地

产城相依 科创活力奔涌

来源:天津日报 发布时间:2025-11-04 10:00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版图上,天津南站片区正在经历从“交通节点”到“黄金接口”的蝶变。依托高铁枢纽这一核心支点,天津南站片区精准布局产业生态,全面重构城市功能,走出一条“以站带产、以产兴城、以城聚人”的发展之路,让科技创新的种子在这片宜居宜业的沃土上蓬勃生长。

智联京冀

创新要素在这里加速聚合

秋日的天开西青园恒通企业港,来自北京盈科瑞创新药物研究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员已陆续进入企业。“从北京乘高铁到天津南站只需半小时,下车十几分钟就到办公地,比在北京市区通勤还方便。”公司负责人介绍。

不久前,该公司顺利完成迁址工作,正式入驻天开西青园恒通企业港。此次迁址并非简单的办公地点变更,而是基于长远发展的战略布局。依托园区与南开大学共建的生命健康产业化基地,企业计划扩建“中药创新药研发实验室”,从中药有效成分精准提取到临床研究的全链条研发实力将得到大幅提升,预计研发周期可缩短30%。

这样的“京津通勤、两地协同”场景,在天开西青园已逐渐成为常态。今年以来,园区深化与清华同方、761工场、中关村集智未来等京津冀优质平台的战略合作,新落地北京企业20家,注册资本达8684.17万元,有效推动了京津两地创新资源的高效流动与产业协同。

与天开西青园“邻里相望”的西青大学城,坐拥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众多高校,高层次人才集聚。高校的学术氛围与园区的创新活力无缝衔接,师生通勤、产学研合作无需在路途上耗费过多时间,“近在咫尺”的便利让知识转化与人才流动变得高效又顺畅。

天津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宋丽梅教授对此深有体会,她的团队正为一家园区企业的智能化储能电池生产线研发“智慧大脑”——通过高精度三维立体摄像头与计算机算法结合,实现机器自主一体化操作加工。“我们的实验室在高校,中试基地在天开西青园,北京的合作伙伴随时能来对接技术细节。”宋丽梅说,正是这种跨区域、跨领域的协同机制,让团队的科研成果快速走出实验室,在短短一年内就完成了从技术研发到市场转化的全流程。

高校智力资源的深度融入,让这片创新沃土充满活力。天开西青园深耕校地合作,高效推进新能源电池产业化基地、南大生命健康产业化基地等重大转化平台建设,新引进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项目33个。同时,园区深化“平台+项目+人才”合作模式,联合燕山大学科技园、首科医谷等大学产业化平台,以“基金+基地”定向引进新材料等领域项目,完善从研发到临床的孵化链条,打造校地协同创新示范高地。

天津理工大学绿色化工与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李梅彤的团队,多年深耕工业废弃物绿色低碳资源化高值循环利用领域,在园区平台的对接下,团队不仅为合作企业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还带动学生深度参与实际项目研发。“高校的科技成果不该锁在柜子里,有了天开西青园这样的平台载体,让基础研究、应用开发、资本流动和规模化生产形成闭环,这正是我们科研人需要的创新生态。”李梅彤感慨道。

2025年,天开西青园新增科技型项目280家,注册资本9.92亿元。其中,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项目达122家,占比44%;培育专精特新企业37家,新增天开科创专板入板企业10家。

资本沃土

“金种子”在这里拔节生长

“西青区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为我们开通了快速审查通道,短短半年左右,就拿到了6项发明专利授权!”天津美科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拿着刚授权的发明专利证书,难掩兴奋之情。这家由高校博士团队创办的企业,专注于蘑菇菌丝体纯素皮革研发,曾因缺乏资金和市场渠道,项目一度停滞。

今年年初,该企业入驻天开西青园的“西翼金种子”基地后,很快迎来发展契机——通过基地定期举办的路演活动,企业与投资机构成功对接,不仅获得资金支持,还借助园区资源拓展了客户渠道,如今产品已跻身国内高端皮革市场。

为让“金种子”项目“种得下、长得成”,园区厚植培育根基,通过“西翼金种子”基地筛选优质项目64个,25个“金种子”项目破土发芽,累计获得订单超亿元,实现了从概念到落地的快速跨越。

基金生态的持续优化,让资本与产业实现深度融合。天开西青园以“以投代招”模式打造示范案例,华芯智能、视知觉等新质生产力项目在资本加持下成功落地,累计为46家企业提供投融资支持6.62亿元,资金精准流向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为扩大支持覆盖面,园区联动头部投资机构设立专项基金,探索“基金+产业链”招商模式,强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全周期金融支持。

“我们不仅给资金,更提供资源对接、市场拓展等配套服务,让资本真正成为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园区金融服务负责人介绍,园区将用好“西翼金种子”项目基金,新选育“金种子”储备项目57个,从粗放扶持转向精准培育,通过转让成长性好的种子股权滚动壮大基金池,培育更多优质企业。

城载未来

宜居生态让创新扎根落地

傍晚时分,天津盛扬信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海军结束了在天开西青园的对接活动,驱车10多分钟就到了杉杉奥特莱斯,与家人会合购物用餐。“白天在园区谈项目、搞研发,晚上陪家人享受生活,这样的创业状态太踏实了。”作为天津城建大学2010届校友,叶海军深耕民航虚拟仿真实训设备领域多年,企业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

此次选择在南站片区成立子公司,搭建低空航行服务平台,叶海军不仅看中了这里的低空经济发展机遇,更被完善的城市配套所吸引。“园区周边学校、医院、商业体一应俱全,员工上班方便、生活舒心,企业招人、留人更有底气。”目前,他的团队已完成初步选址,计划今年年内完成研发并上线试运行,为民航类特色专业教育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一站式”服务。

天开西青园以健全多元服务体系为抓手,让企业安心发展、人才舒心生活。在政策激励方面,园区积极落实市、区两级专项支持政策,坚持“应享尽享、普惠共利”原则,今年上半年已为7家企业兑现资金2745万元,让创新创业者的努力得到实实在在的回报。

创新要素加速聚合,“金种子”茁壮成长,城市温度温暖人心……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正在吸引更多创业者扎根、更多创新成果落地,书写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精彩答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