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信动态

辉煌“十四五” 新闻发布厅 河北区“十四五”收官

老工业基地焕新 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来源:天津日报 发布时间:2025-10-13 09:23

10月11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河北区专场。据介绍,“十四五”期间,河北区高质量完成规划目标任务,稳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产业转型激活新动能

作为天津的老工业基地,河北区将产业转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促进老工业基地精彩蝶变。区委书记徐刚介绍,河北区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牵引,推进“站产城”融合发展,以大意风区1.55平方公里为主要承接平台,五年来累计引进北京新设机构198家,落地国能航运、神州高铁等北京项目49个,投资额109.3亿元。大意风区集聚了13座高端楼宇,华为天津区域总部、中远海运等5家龙头企业,18家央企二、三级总部,成为河北区亩均产值最高、税收效益最好的“聚宝盆”。强力推进投资促进工作,五年来累计引进优质项目208个,产业项目到位额417.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9亿美元,持续位居中心城区前列。经营主体约6.4万家,“四上”企业数量552家。

“面对区域空间限制、产业结构空心化等挑战,河北区的解题思路是用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两创融合’。”副区长田强说。“十四五”期间,全区共建共享国家级和市级创新平台18个、创新联合体5个,培育垂类大模型25个,打造创佳等5个科创园区,引进中关村智造中试服务平台。五年来,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比“十三五”末增长56.2%、95.3%、100%。

“‘十五五’时期,我们将努力把河北区建设成为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科技贡献显著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两创融合示范区’。”田强说。

改革攻坚加快城市更新

在深化改革开放方面,河北区展现出“敢为人先”的魄力。在全市率先成立区数字经济发展办公室、数字产业发展集团,创新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办公室,让机构设置、人员配置更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国企改革同样大刀阔斧,2024年区属国企营收同比增长50%。面对存量资源盘活难题,河北区创新“3+2+1”资产盘活推进机制,2024年以来累计盘活闲置资源57.4万平方米,实现收入37.3亿元。

城市更新是提升老城区面貌和功能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河北区已实施城市更新项目5个,总占地面积约370.1公顷,总投资约97.53亿元。区住建委主任罗云介绍,在推进过程中,河北区厚植文化底蕴,盘活小洋楼资源,实施了第一个以产业运营自平衡的天美艺术街区项目、第一个百年历史建筑群保护活化的意风区·东西里、原意大利兵营改造等一批城市更新项目;同时着力增进民生福祉,通过金钟河大街南侧片区等项目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并鼓励市场运作,打造了钟书阁、一尺花园、云贵会馆、圣心堂等“小而精、小而美”的项目。

文化赋能打造文旅标杆

“近代中国看天津,百年天津看河北。”徐刚说,河北区聚集了全部8种津派文化要素,拥有不可移动文物110处,历史风貌建筑85幢,红色资源28处,非物质文化遗产83项,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大区。坚持保护与创新并重,抢救性修缮盘活北洋法政学堂、云贵会馆、圣心堂等历史文化遗产。同时,推动创造性转化,高标准打造天美艺术街区、意风区·东西里等项目,推出“六觉(决)联珠”红色资源体验线路、海河最美十里画廊精品文旅线路。2024年,全区A级景区接待游客2041.9万人次,实现文旅综合收入8.6亿元,人均消费同比增长37.8%。

意风区管委会主任郑霞重点介绍了这一标志性区域的发展成果。“十四五”期间,意风区累计完成投资3.78亿元,更新改造10万平方米,年游客量跃升至17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增长超10倍,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称号。

“通过推动功能转换,将空置洋楼改造为年轻人喜爱的新消费空间;通过塑造品牌IP(知识产权),引入嘉佩乐柏典酒店、钟书阁等高端项目;通过聚焦‘首发经济’,‘演、赛、展、商、旅’多管齐下,持续引爆‘意风热’。”郑霞说,“大意风区以全区5%的面积,贡献了33%的税收,聚集了26%的规上企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基层治理提升幸福指数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河北区推进片区式、渐进式、嵌入式、个性化城市更新,金钟河大街南侧片区等5个城市更新项目加紧推进,改造老旧小区65个,总建筑面积136.7万余平方米,惠及群众约3.2万户。教育质量显著提升,成为全国首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代表全市首批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评估。

针对基层治理难题,河北区在全市首创党建引领“阳光物业”小区治理新模式。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仲旭在答问时详解了这一模式的核心内涵与创新实践。他介绍,该模式围绕“党建引领、开放参与、以收定支、质价相符、公开透明、全民监督”6个要素展开。在具体实践中,社区党组织发挥桥梁作用;在物业层面,开发“治小北”小程序公开服务与收支,建立小区“安心账户”;在居民层面,完善自治组织与居民公约。仲旭透露,通过近一年实践,已在73个小区全要素建成新模式,实现了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精细化水平显著提升、物业费收缴率平均提升19%、群众满意度平均提升14%、物业有关投诉平均下降72%的“三升一降”良好效果,老百姓的家园更靓了、日子更美了、生活更幸福了。

“河北区将高点定位、深度谋划‘十五五’时期发展,围绕打造现代服务业升级版和科技创新,系统谋划中长期发展规划。我们有信心、更有决心,让老工业基地在新时代焕发全新活力。”徐刚说。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