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信动态

202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举办

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 全力激发产业新动能

来源:天津日报 发布时间:2025-09-15 11:42

9月11日至14日,202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以下简称泰达汽车论坛)在滨海新区举办。本届论坛以“增动能 启新篇 向全球”为年度主题,邀请千余位嘉宾出席,共同研讨汽车行业发展战略动向、政策标准取向、企业战略布局、市场需求变化、前瞻技术发展方向等领域的热点议题。

“新”上蓄能 创新攻关

带动零部件及整车企业协同发展

如何更好推动改革创新再深化,为产业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在9月13日的论坛开幕式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安铁成表示,过去一年,我国汽车产业综合实力全面增强,技术创新加速突破,产业生态持续完善。面向2025年及“十五五”时期,要进一步锻造汽车新质生产力,围绕车载高端芯片、新一代能源动力体系、新型底盘架构等重点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力未来汽车前沿技术,不断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对此,前来参会的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吴会肖十分认同,她告诉记者:“长城汽车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原始创新推动产品和技术升级。随着京津冀汽车产业协同发展不断深入,我们加快推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接下来,长城汽车计划在天津工厂投产一个新车型的技术平台,进一步实现跃升。”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侯福深则表示,泰达汽车论坛为行业搭建了一个解读未来政策、洞察发展趋势、交流创新技术的平台,对于产业的创新发展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将有利于加强产学研协同合作,促进区域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泰达汽车论坛落户天津经开区以来,已成功举办21届,在贡献了大量汽车产业先进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加深了经开区乃至滨海新区与汽车产业之间的沟通、联系。”天津经开区先进制造业促进局局长陈强说,“特别是近两年,随着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借助泰达汽车论坛这个优质平台,可以更好地为区域企业的产业链搭建、产业转型等提供清晰的思路,有效带动区内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协同发展,更加深入地融入京津冀汽车产业链中。”

深度转型 补链强链

区域汽车产业链向“新”向“智”拓展

我市是北方汽车产业的重要集聚区,滨海新区特别是天津经开区则是天津汽车产业发展的主阵地。从燃油时代到电动智能时代,近年来,滨海新区持续完善产业链工作机制,绘制产业图谱;集聚4家龙头整车企业、200余家零部件和服务业企业的天津经开区也持续聚焦智能化、网联化方向,精准实施延链、补链、强链战略,驱动汽车产业的“含金量”“含智量”“含绿量”不断攀升。

在汽车产业绵长的链条中,整车企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龙头角色。作为天津经开区汽车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近年来,一汽丰田、一汽-大众、长城汽车等整车企业不断加快转型步伐,截至目前,已全部部署“油电共线”改造,将进一步带动区域汽车产业链加快向“新”、向“智”拓展。

与此同时,在整车企业加速转型升级强劲带动下,天津经开区瞄准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核心零部件领域,推动现有零部件企业转型升级,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构建高水平的零部件供应体系。

总投资11.53亿元的长城汽车曼德项目开工;天津爱信首款新能源减速器M190正式下线;一汽-大众探岳家族第100万辆整车在津下线;一汽-大众天津分公司全新车型项目改造完成……今年1至8月,经开区三大整车厂产量达41.97万辆,同比增长5.06%,占全市比例的85.67%;整车产值达486.7亿元,同比增长1.63%,占全市比例的76.78%。随着新能源车型的持续导入,区域相关产业的“含金量”正稳步提升。

聚焦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天津经开区汽车产业正加速朝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纵深推进。“我们一方面加快推动新能源车型投产上市,另一方面不断完善新型产业链配套,随着新车型上市,在传统汽车部件制造基础上,重点关注电子电器、整车控制、智能网联、车载设备等,推动更多关联零部件项目落地。此外,还将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循环经济等领域,挖掘产业融合发展机会,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及供应链布局优化。”陈强说。

吴会肖也透露:“未来,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在天津的研发投入,希望在这里更好地协同研发、生产等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

侯福深表示,天津有着良好的汽车产业基础,随着产业转型不断深入,在利用好原有基础的同时,围绕电动化、智能化等最新的变革方向,汇聚更多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源,通过发挥整车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建设新型零部件产业体系,进而提升整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