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的津城,万物萌发。河西区大沽南路882号,一片承载过共和国工业荣光的土地正悄然蜕变……
时空交响
从新中国“第一声”到星空蓝图
76年前,这里诞生的广播器材将天安门城楼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庄严宣告传遍世界;76年后,同一片土地被镌刻上“天津空天数字产业园”的崭新铭牌,向浩瀚星空发起新的远征。
这座由原国营764厂区焕新而来的园区,曾是新中国通讯工业的摇篮之一——共和国第一部航空电台、第一套导航设备在此诞生,红砖厂房中流淌着工业文明的厚重血脉。而今,这片8.18万平方米(约11.5个标准足球场)的土地,在泰达城投与中环信息产业集团3亿元投资加持下,正以“微改造”的巧思唤醒沉睡的时空:31栋历史建筑被逐一编号建档,18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红砖厂房将与玻璃幕墙的现代科创空间交相辉映,恰如工业文脉与现代科技的时空对话。
蝶变密码
文保与科创的共生哲学
走进园区,历史与未来的共生美学扑面而来。
斑驳的红砖外墙被加固留存,锈蚀的钢梁结构化作空中连廊,老厂房的挑高空间被改造成无人机测试车间……闲置很久的厂地仿佛正被春风唤醒,恰是“蝶变”进行时。
“我们以‘外科手术式’的微改造激活空间。”泰达城投党委书记、董事长刘爱民指向规划图解释,“每栋建筑都经过三维扫描和结构评估,既要留住工业记忆,更要满足空天产业的精密需求。”
这种“新旧共生”的理念贯穿始终:园区拒绝捆绑商业地产,专注打造纯产业主题载体,被纳入天开园“一核两翼多点”与河西区“数字岛”战略,成为天津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落子”。入驻企业可叠加享受市、区两级政策红利。首期工程预计2025年年中开园,但部分领军企业已抢先入驻。
产业突围
从基建巨头到空天“造梦者”
当人们还在惊叹于园区的空间焕新时,泰达控股已悄然布下一盘更大的“棋局”。
这家以基建见长的国企,正以空天数字产业园为支点,向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纵深切入:
2024年9月,泰达控股联合中集集团、海河产业基金成立5亿元专项基金,剑指卫星研制、无人机链群;
2025年开年,其主导的“空天领舞,全链整合”生态已初现轮廓——在招商签约的企业中,既有中国首颗超低轨道卫星“乾坤一号”的研制者,又有完全可回收超低成本中大型液体运载火箭的发力者,还有航天测运控板块龙头企业和低空无人机的链主企业,一条贯通“设计—制造—应用”的空天产业链逐渐清晰。
“这不是简单的空间运营商转型。”刘爱民透露,泰达控股将深度参与关键技术攻关,要做的不止是园区,更是中国空天产业的“天津方案”。
竞合之道
天时地利背后的“硬核底气”
在空天产业的竞速赛中,天津的底气源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厚积薄发。
天时——全球低空经济市场规模突破万亿美元,中国商业航天进入井喷期;
地利——天津坐拥空客亚洲唯一A320/350总装线,承担长征系列火箭核心研制生产任务,60余家链上重点企业如繁星闪耀;
人和——从“共和国第一台”的工匠基因,到赛思倍斯、云朵无人机等新锐的错位创新,这片土地始终涌动着破界突围的血液。
“我们不求全链条通吃,而是聚焦‘超低轨道’‘航天测运控’‘竞速无人机’等细分赛道。”刘爱民以入驻企业举例:赛思倍斯航天科技凭借其超低轨道优势,大幅降低卫星发射和制造成本,并构建起亚米级高精度遥感成像能力;云朵无人机通过星机协同三维建模技术,领跑空天信息智能建模领域……这种“尖刀突破”策略,恰与天津2025年“以产业焕新带动城市更新”的顶层设计同频共振。
从新中国工业的“第一声”到空天产业的“新长征”,天津空天数字产业园的焕新之旅,是一场关于“传统与未来”的辩证实践——
以“微改造”缝合历史文脉与现代需求,用“硬科技”重释国企使命,凭“错位竞争”激活城市动能。这片土地的故事也说明,产业焕新并不一定非要推倒重来,完全可以让旧时光的基因在新“战场”上绽放异彩。
附件:
亲爱的朋友: 经系统检测,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改善你的体验,请升级新版IE11,新版EDGE,Chrome,火狐等浏览器。点击此处升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