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信动态

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年均增速达11.5%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5-01-08 10:44

1月4日,由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研发的《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5)》正式对外发布。指数从创新能力、科研合作、技术联系、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等多个维度对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情况进行测定。

报告指出,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区域重大战略以来,京津冀三地形成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新格局,三地间在产业、交通、环境方面率先实现突破,而产业、交通的协同也带来了创新要素的流动与溢出,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北京打造全国科技中心、疏解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区建设等,都带动了京津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地区间创新协作的加强。从2013年到2023年,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从100增长到298.2,年均增速为11.5%,京津冀协同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北京研发投入全国领先

报告显示,2013年到2023年,北京的协同创新指数从661.7增长到1025.5,在三地中增幅最大,呈现出较强的韧性。

京津冀的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从2013年的3.22%上升到2023年的4.2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62个百分点,展现出京津冀在研发投入方面的优势。其中北京研发经费占比从2013年的5.98%增加到2023年的6.73%,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的领先优势,比上海高2.39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京津冀知识创新成果呈现高速增长,北京在顶尖期刊发表的高水平科技论文增长迅猛。“自然指数”排名自2016年以来一直稳居全球第一。2024年11月,英国《自然》杂志增刊《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4》发布,北京位列第一。2023年,北京在《Nature》《Science》《Cell》等全球82种顶尖自然科学类期刊发表的文章数额达到了9180篇,比位列第二的上海多4363篇,占全国份额的18.34%。北京加大对原始创新的投入,标志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创新资源辐射作用增强

技术市场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渠道。报告指出,2023年,北京市全市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0.66万项,成交额8536.9亿元,增长了7.4%,其中落地本市、流向外省市和出口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为2333.1亿元、4948.9亿元和1254.9亿元。

2014年至2019年北京向津冀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其对外省市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至2022年回落到7.8%,但2023年北京向天津、河北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了748.7亿元,比2022年增长1.1倍,占北京对外省市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的比重快速上升至15.1%,表明北京创新资源对津冀的辐射引领作用快速上升。2023年,河北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810.1亿元,同比增长101%。

建议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

基于指标体系,本报告测度分析了2013年至2023年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的变化趋势,并从省级层面和地级城市层面对京津冀内部的协同创新水平和各级指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政策建议。

《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5)》发布人、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李国平认为,京津冀应积极构建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培育引领未来领域的科技领军企业群体。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健全企业培育支持机制,做好服务保障,强化研发加计扣除等政策保障,鼓励企业开展原创性、自主性、颠覆性技术研究,梯度培育和支持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李国平提到,围绕北京创新链布局津冀产业链,打造一批京津冀先进制造业集群。需要织密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契合点,加强三地间的分工合作,打造从知识产出、科技创新到新产品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推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中关村在津冀的分院分园及产学研异地合作机制建设,以创新成果孵化津冀产业新业态;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氢能、生命健康等产业链,用链条思维统筹谋划京津冀产业布局。发挥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作用,与津冀共同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发挥北京电子信息优势,加强集成电路系列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强万亿级信息产业集群中的信息制造实力;努力扩大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围绕新型抗体、细胞和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加大产业化布局;对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加大产能扩张力度;依托产业链分工,打造京津冀先进制造业集群。

(原标题:创新能力和创新协作大大提升 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年均增速达11.5%)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