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信动态

“大模型”有“大智慧”——我市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新场景新生态

来源:天津日报 发布时间:2024-03-18 16:57

天津港调度指挥中心上线的港口数字人“天天”,全面提升了天津港集团一键交接班系统智能化程度。


“春风吹过五大道,桃花盛开春意浓。游客纷至笑声中,赏花踏青乐融融。”

春暖花开之际,记者来到慧言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请他们研发的“海河·谛听”大模型围绕“春天、五大道、桃花开”关键词作一首诗。它思考数秒后,轻松作答。

能作诗、会看病、懂人心、替您开会,还能规划港口生产、提升新材料研发效率……当下,我市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开发如火如荼,各类产品竞相涌现。

大模型通常是指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参数量巨大、计算规模庞大的深度学习模型,经过大规模知识训练后展现出优秀的泛化能力和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被陆续应用在教育、医疗、工业、养老等领域,它还可以被划入一个名称热络的家族——新质生产力。

首个商业化产品储备订单5000万元
预计3月下旬一批大模型产品发布

大模型看似离百姓很远,但应用场景就在你我身边,咱不妨从教育、办公、医疗场景说起。

见到慧言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海河·谛听”大模型时,它藏身在普通计算机内,看似不起眼,但本领可不小。

“我们的大模型聪明得很,能察言观色、读懂人心,还知晓50多种国内外语言,已经在教育、会议、庭审等场景和领域上岗。”该公司董事长王龙标欣喜地说,“海河·谛听”大模型是天津首个商业化落地大模型,现有储备订单达5000万元。它在教育领域可以评估、提升教学质量,在电商领域能提供虚拟数字人带货主播。结合老龄化社会需求,公司还在研发智能聊天机器人,给老年人带来暖心回应和精神慰藉。

紧跟行业需求,我市大模型开发节奏加快。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预计3月下旬,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将发布一批医药、语言、工业等领域的大模型产品,其中不少为智慧医疗模型。

“您看这张胸部X光片有问题,肺部阴影可能是由感染、肿瘤或肺部疾病引起的,需要进一步检查、评估。”来到先进计算与关键软件(信创)海河实验室,研究员许志伟向记者展示了他们最新研发的一款智慧医疗“神器”,能看医疗影像、会写质控报告,对影像科资深医师来说是智能助手,对实习医生来说是提升影像专业技能的导师,这个高可靠医疗影像质控大模型近期将在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上线。

针对大家普遍关心的看病问题,大模型来支招。近期准备上线的“海河·岐伯”“海河·U医”“海河·尔语”等大模型,将在中医教学诊疗、泌尿外科疾病诊断、协助听障人群交流等方面大显身手,有效提高诊疗效率,让看病更方便。

在位于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梅州道的一幢砖红色小楼屋顶,有一个面积100平方米左右的大棚。在这里,一排排色泽鲜亮的番茄长势喜人。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掌舵者胡建龙告诉记者,是金城银行推出的“金企贷”,为他的智慧农业插上了翅膀。

这背后,有天津高新区企业360的金融大模型的功劳。金城银行金融大模型是利用360成熟的大语言模型、知识库等产品,结合金城银行数字员工、电销、告警等业务,定制开发的企业专有大模型。其参与打造的金融风险控制、保险理赔服务、财务审计、监管、贷款审核和信用评估智能化虚拟分析师,为银行业务提供高质量的智能辅助。

边走边听,好消息不少。天士力控股集团与华为公司联手构建的中医药研发大模型,推动从现代中药到数智中药的全面升级,预计年内正式发布。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开发的“数字医生助手”和“数字护理助手”应用也在做内部测试,投用后将大幅提高百姓看病效率和用药有效性;中心在自主可控的天河天元大模型基础上,陆续发布了医疗、公安、环保等垂直领域场景应用,正与合作伙伴协同推进行业大模型的技术优化与场景落地。

挤入国内5000亿元核心规模产业
数字+实体 细分行业抢跑新赛道

在天津港调度指挥中心,每天都在上演工作人员与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的精彩对话。

——“天天,你好!”

——“你好!有什么我可以帮助你的吗?”

——“请规划一下今天的港口生产活动。”

——“今天,全港昼夜预结集装箱5.5万个,183艘船舶在港,请按照操作规范有序作业……”

去年,天津港集团携手云从科技、华为公司、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等联合开发“全球首个港口大模型PortGPT”,并共同打造了天津港数字人“天天”,有效提升港口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了港口业务流程的智能化升级。

除了智慧医疗板块,我市在港口、无人机低空感知、分子动力学、车辆定损等众多领域均有大模型研发布局,可谓门类繁多、场景丰富。

现如今,各种大模型应用层出不穷,通用人工智能时代正加速到来。据统计,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4400家,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我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顺应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趋势,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与超算、生物制造、生命科学、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深海空天、通用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特色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一批紧密服务我市先进制造业的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近年来,我市围绕人工智能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软硬件,扎实开展技术攻关,统筹布局智算中心建设,扩大智能和超算算力有效供给,创新“算力+场景”“算力+数据”等产业和服务,深化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垂直领域创新应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新动能。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刚认为,天津产业基础雄厚、应用场景丰富、科创资源密集,加上智算、超算等算力底座的超前布局,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有着独特优势。“目前,人工智能大模型包括通用和行业两类。通用大模型属于基础模型,行业大模型是垂直业务领域的专业模型。天津在发展垂直领域大模型上优势明显,要加快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应用,通过场景创新创造出杀手级产品和应用。”刘刚表示,天津正在做优做强12条重点产业链,统筹推进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将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港口物流、交通和城市治理等领域创造规模化应用场景。以应用场景开放为牵引的行业大模型创新应用,正在成为天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建议紧扣市场需求,重点开发和应用各个细分行业垂直业务领域大模型,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化和产业智能化创新循环,打造基于大模型的产业创新生态,全面提升我市重点产业链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