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天津市工商联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的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工作推动情况
一是大力实施优企培育。围绕产业链协同配套,重点培育在专业上深耕主业、在精细上精益求精、在特色上别树一帜、在创新上锻长补短的专精特新企业。制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建立健全市、区、街镇三级工作机制,用好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资金,打造层层递进的优质企业认定培育体系。截至目前,全市 “小巨人”企业累计达到283家,有效期内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268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达7124家。
二是积极推动金融赋能。推动在津金融机构共推出“专精特新贷”等200余款信贷产品和服务,实现专精特新金融服务全覆盖。逐步提升利用资本市场融资能力,推动专精特新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建立“一库一板一单一池”制度,充实基础底盘培育库、完善梯次标准分层板、定制企业专属明细服务单、汇集优质机构资源池。打通专板与新三板之间“绿色通道”,截至目前,天津上市公司71家,专精特新企业累计上市24家,占比三分之一,特别是2021年以来,我市境内上市企业13家,专精特新企业8家;上市辅导企业23家,专精特新企业16家,是上市“主力军”。
三是构建服务“一张网”。以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枢纽,构建线上线下连通贯通市、区各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的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与政务服务平台加强互联互通,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全方位多维度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去年以来,开展10余场次“一起益企”、“一月一链·融资赋能”等系列活动,参加服务机构近200余家,服务企业近500家,达成融资意向规模近亿元。连续2年组织开展天津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种子”企业贷款贴息申报、项目评审、资金拨付等工作,共安排7916.12万元财政资金支持893家企业,带动全市专精特新企业新增融资115.01亿元,财政资金放大效应达145倍。今年我们重点对以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主的近300家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深入摸排,精准分析,找准问题,定向帮扶,为企业解决困难问题。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持续推动区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全覆盖,发挥各类机构作用,织密为企服务网,提升服务效能。每年开展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推动各区以评促建、以督促改。将继续加大专精特新“小巨人”挖掘和培育力度,加强与高企、瞪羚、雏鹰等企业库共享并联,不断扩充优质企业底盘,推动一批企业尽快上规模、上亿元。将推动滨海新区、武清区按照国家批复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方案抓好落实,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重点做好跟踪服务。同时,我们组织北辰区等相关区积极筹备第三批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申报工作,全力争取第三批城市试点政策支持。
2025年7月24日
工作人员:杨晓明 联系电话:13602004867
附件:
亲爱的朋友: 经系统检测,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改善你的体验,请升级新版IE11,新版EDGE,Chrome,火狐等浏览器。点击此处升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