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宝臣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天津市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创新发展的提案,经会同市数据局、市人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健康委研究答复如下:
市工信局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聚焦“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重要要求,瞄准新型工业化目标,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扎实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在推动天津市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创新发展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工作进展
(一)人工智能政策支持
出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对人工智能技术攻关、产业协同、应用推广等各环节予以重点支持。《若干措施》共有42个支持条款,其中,人工智能强相关条款11条,占比达到26%,重点支持方向及支持额度如下:一是支持承担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揭榜任务的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按投资额给与20%(上限1000万)元补贴。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印发《关于印发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的通知》,鼓励支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2021年,我市成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特色基地卫生健康行业基地。在以上工作基础上,我委加强我市人工智能“顶层设计”,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围绕人工智能核心算法、大模型训练、医学应用等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加快推动我市卫生健康行业云遴选和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为我市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发展提供算力支持和数据基础。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探索开展人工智能新技术应用场景建设,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医学伦理方面开展相关研究,为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的实施方案》《天津市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市政务数据共享工作专班,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统筹推动全市政务数据资源汇聚共享和开放开发,政务数据共享全市一盘棋格局初步建立。在确保“原始数据不出域”的前提下,通过数据的共享开放,能够将分散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数据有效利用起来,为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提供海量数据支撑,赋能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
(二) 推动数据资源共享
聚焦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和“三新”“三量”重点工作,围绕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和授权运营,拓宽公共数据价值释放渠道,加速推动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立足公共数据流通全生命周期管理,印发《天津市政务数据分类分级实施方案(试行)》《天津市公共数据质量的管理和评价指南(试行)》《天津市政务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指南(实行)》《天津市政务数据销毁指南(试行)》等制度文件,从治理、评价、安全等方面明晰工作要求。发布《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总体框架》《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数据交换技术规范》《政务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等地方标准,持续推进本市政务数据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开展全市公共数据摸底,建立健全以数据目录为基础的全市公共数据“一本账”,梳理67个市级部门、16个区和5个公共服务机构数据资源目录38773个。定期印发《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工作简报》,评价各区、各部门公共数据归集及质量管理情况,倒逼各部门做好数据源头治理,提升数据质量。有效降低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成本、数据采集成本及治理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形成良性竞争和创新生态。
(三) 应用牵引,赋能多领域标杆场景
持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重点工作中的融合应用,深度赋能实体经济与民生事业,在全市77家国家先进级(其中9个卓越级)智能工厂以及智慧城市、智能港口、智慧交通、智能医疗与健康等经济社会各领域形成近千个标杆应用。智能制造领域,菲凡垂类大模型提升工业质检合格率20%,联想天津建成国家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生产效率行业领先(9秒下线一台笔记本);智能港口方面,天津港与华为公司联合开发“PortGPT”港口大模型,综合效能提升40%;医疗健康领域,天津大学联合华为公司等打造海河系列(岐伯、谛听、尔语、优医等)大模型,天士力开发数智本草大模型等,充分发挥我市丰富医疗资源和医药产业优势,推动人工智能垂类模型应用规模化落地;金融方面,360集团与滨海高新区共建金融大模型,在金城银行等落地,全面提升风控水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方面,深化滨海新区、武清区国家级试点城市建设,建立转型服务商资源池,利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开发“小快轻准”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诊转联动”模式服务近1000家企业,提升运营效率30%。
(四) 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持续培育本地人才
赴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知名重点高校举办12场“双一流”高校校园招聘活动同步搭建线上对接平台,参会重点企业1200余家次,现场咨询人数近4万人,在线观看23万人次。编制发布《天津市制造业新质生产力人才需求目录》,以12条重点产业链企业为分析对象,将算法工程师、智能制造工程师等198类岗位纳入目录。完成全国首批数字化管理师、人工智能培训考核,首次实行集中开学办班、区域订单招收模式,培训631人,377人通过专业技术等级考核。开展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将“数字技术领域新职业--人工智能与行业应用”纳入公需科目指导目录必修课课程,指导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利用“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等线上平台开展培训,实现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人才及自由职业者全覆盖,全年线上线下累计培训44.6万人。
二、下一步计划
针对您提出的推动天津市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创新发展方面的建议,我们将积极采纳并组织开展以下工作。
(一)强化人工智能赋能
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深入开展制造业智能升级“AI+”行动,鼓励人工智能领域企业、行业组织等举办“会、赛、展”等活动,打造“人工智能+”应用生态。支持天河天元、360智脑等我市通用大模型做强做大,着力培育行业垂类模型,推动菲特非凡、天士力数智本草等垂类模型在中药研发、自动化在线检测等领域加快应用,充分发挥联想、华为、移动等主承包服务商作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精准赋能中小企业。以在石油化工领域为例,加快6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石化化工产业融合,不断增强石化化工过程数据获取能力,以数字生态融合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同时,打造标杆示范数字化工厂。定期调度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持续开展现场帮扶,借助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其中,中石化南港120万吨乙烯、“两化”搬迁升级改造等项目打造的全自动、低排放、全过程一体化管控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成为我市石化化工企业的标杆模范。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与石化化工产业的融合,支持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中石化天津分公司、中石油大港油田等企业引入建设智能油田、智能炼化等项目,不断深化人工智能与石化化工产业的融合发展。在其他领域也通过示范应用场景的打造和推广,让更多企业了解大语言模型的应用价值和潜力,激发其应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推动数据资源共享
会同相关单位探索设立专项基金或提供税收优惠政策,激励行业组织、企业、教育和科研机构开放数据资源,特别是与大语言模型训练相关的语料数据。定期组织数据共享交流会和研讨会,邀请各方参与,共同探讨数据共享的重要性和实施路径。通过交流增进各行业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促进数据共享合作。加强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数据共享和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推动模型广泛应用
大力推进飞腾中央处理器增加人工智能指令集(CPU+AI)、通用图形处理器叠加神经网络处理器和数据处理器(GPGPU+XPU)等算力芯片研发。支持海光DCU加速迭代,进一步提升对“类CUDA”环境的兼容通用性。全力支持麒麟软件打造AI操作系统,工业操作系统和万物互联操作系统项目,提高核心竞争力。重点组织曙光、联想等企业为DeepSeek类企业定制开发高性能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终端设备,满足其多样化的硬件需求,围绕智能体一体机、训推一体服务器、液冷系统等需求,形成“开箱即用”的一体机解决方案。
(四)加强人才引育,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认真落实《关于加快引进培养用好人才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若干措施》,切实打造“海河英才”品牌,持续释放政策红利。进一步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人才,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实施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提供坚实人才智力保障。举办“海河英才”大会,组织“双一流”高校校园招聘、专场招聘会等各类招才引智活动。推进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吸引培养一批人工智能领域专业技术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建立天开广场留学人员创业园,发挥创业载体“磁吸”效应,打造以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为特色的创新型园区,促进海外人才集聚和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深入学习研究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天津市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创新发展的提案”,持续做好我市的人工智能相关工作。
2025年4月17日
工作人员:蔡飞 联系电话:83602860
附件:
亲爱的朋友: 经系统检测,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改善你的体验,请升级新版IE11,新版EDGE,Chrome,火狐等浏览器。点击此处升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