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对市政协第十五届三次会议第0866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来源: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5-04-26 09:37

郝曼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构建我市“相辅相成,双向奔赴”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路径的提案,经会同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市税务局、市财政局研究答复如下

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会同市级相关部门、各区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聚焦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十项行动”,实施优质企业锻造工程,引导中小企业坚守实业、专注主业、深耕行业,坚定不移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截至目前,全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下简称“小巨人”企业)累计达283家,有效期内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253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达5883家。

一是强化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机制。持续优化以单项冠军企业、“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为代表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更加注重选育环节,聚焦重点产业,挖掘培育一批高成长性、高端化、高附加值的后备力量,构建动态调整、分层培育、逐级支持、多元助力的专精特新企业库,夯实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的根基,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0%集中在高端装备、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

二是促进大中小创新互助互补。印发实施重点产业成龙配套成链成群工作方案,推进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更加突出市场化手段配置资源。遴选认定95家市级链主企业,协同推进项目招引、创新攻关、要素保障等各项工作。组织联想集团、麒麟软件、天地伟业、一汽丰田、SEW、渤化集团、中国航空工业设备等链主企业、重点企业举办供应商大会、合作伙伴大会,开展品牌发布、撮合对接、合作签约等活动,市区两级开展产业链撮合对接活动427场。

三是构建协同高效立体创新体系。围绕天津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链,推动产业链龙头企业牵头组建17家产业链创新联合体,汇聚链上重点企业60家,高校近20家,科研院所10家,成员单位170余家,形成龙头企业牵头、大学科研院所支撑、终端用户参与的协同创新模式,贯通“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场景搭建-产业培育”全链条,鼓励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主动融入,深度参与,推动更多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引导更多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向重点产业集聚,构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联动新机制。

四是完善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围绕试验验证评价、中试服务等企业亟须的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产业科技创新服务支撑能力。完善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办法,认定4家科技成果转化类服务平台载体,促进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到中小企业落地转化。推进创新支撑体系建设,搭建中试服务平台,开展技术熟化、样品试制、工艺改进等中试服务,现代中药成功获批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初步构建了“7+3”研发及中试平台,完成中药智能分选、中药材快速质量评价等多项共性技术攻关,支撑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获批工信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医药产业的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等4个项目获得工信部产业技术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支持。

    下一步,将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拓宽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化的“握手通道”,健全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一是聚焦重点产业链,发挥龙头企业虹吸带动效能,鼓励企业加大关键技术创新,协同创新。二是持续推进产业创新联合体建设,聚焦新能源、中医药和车联网等产业链,新建一批产业创新联合体,推动企业协同创新。三是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新认定一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支撑。

2025年4月21日

工作人员:甄帅  联系电话:83602792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