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对市政协第十五届三次会议第0556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来源: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5-04-28 16:18

乔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信息技术产业,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的提案,经会同市科技局研究答复如下

我市持续深化区域一体化、京津同城化化京津产业协作全力攻坚关键核心技术,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提升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先进制造业集群竞争力,跨区域创新协作和产业协同不断取得新突破。

一、信创产业发展情况

一是产业体系完整齐备。培育形成了以飞腾、麒麟、海光、中科曙光、联想、360为代表的领军企业,打造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CPU-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整机终端-超级计算-信息安全服务”的国产化产品链条。我市牵头打造的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群在国家集群竞赛中胜出,再添一张“金字招牌”。

二是创新资源国内领先。高水平打造了信创海河实验室,打造了以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国家级“芯火”双创基地、先进操作系统创新中心为代表的3大信创创新平台,建成10家国家级研发机构,70余家市级研发机构,进一步提升了面向基础软件、基础算法的支撑能力。

三是应用推广持续深入。深入开展信创双百工程,相继举办2024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发展大会”“信创与网络安全融合论坛”等系列活动,推动企业间达成10余项合作。

二、着力打造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群

市牵头培育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群,三地合力建机制、育链群、聚资源、搭平台、拓场景,集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积极推进产业链“卡点”任务攻关。主要涉及操作系统、微处理器芯片、工业软件等领域,目前各攻关任务有序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研制并发布多款开源桌面操作系统版本软硬件开发工具链逐步完善,全自主三维几何建模引擎核心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是大力开展产业链“堵点”协同招商。去年,三地联合编制印发了《京津冀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协同招商工作方案》,为产业链堵点招商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聚焦关键产品和技术领域,明确招商目标企业和重点项目,加快推动补链延链在第二十六届软博会上,为开放原子基金会、开源中国、启迪控股等企业与河西区、高新区等重点区域搭建了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加强政府、国有企事业单位场景开放力度,在13个重点行业逐步开放一批行业应用场景,涵盖工业互联网设备、安全、应用等产业相关领域

三、协同打造创新发展战略高地

我市积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围绕人工智能、信创等优势产业,推动京津冀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开放共享、高效利用,协同打造引领全国、辐射周边的创新发展战略高地。

一是加强京津冀协同创新机制。通过建设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推动京津冀区域内的协同创新。聚焦信创、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通过“揭榜挂帅”等形式,组织京津冀创新力量与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

二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支持企业在人工智能和信创产业开展技术攻关,飞腾FT系列芯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海光“深算”系列DCU产品性能接近国际主流水平,麒麟操作系统两次荣获国务院国资委“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三是强化产业协同与生态建设。推动信创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了高新区中国信创谷、经开区天河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产业集群,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取借鉴您所提建议,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推进更深层次对接、更高水平联动、更大力度协同,为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提供坚强产业支撑。

一是建好国家级制造业集群,推动制定并出台《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集群三年行动方案》,在工业软件基础软件人工智能方面强化协同攻关,打造国际一流的的产业集群。抢抓“国货国用”契机,组织麒麟、飞腾、中软信创、联想、曙光等重点企业主动对接京冀两地,市机要局、市各相关区,加强区域协调、市级部门协同,市区两级联动,积极组织对接活动,为企业挖掘订单。

二是持续开展信创双百工程,围绕13个重点行业,推动环湖医院、泰达集团、渤海银行等尽快开放新一轮应用场景,鼓励优先使用本地产品,打造100个示范案例。

三是持续提升产业保障能力,信创海河实验室、天地伟业、中国移动等企业联合麒麟、飞腾、海等厂商,建立覆盖全部技术路线的适配、验证和技术攻关体系,推动360集团、奇安信等企业建设安全运营中心,分行业分领域构建1+N适配服务保障基地。

    四是深化京津冀协同创新体系强化与北京、河北的协同创新网络,促进区域内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围绕信创、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组织京津冀区域内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联合攻关,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更多北京科技成果在天津落地转化,同时支持天津的优秀成果在京津冀区域内推广。

2025年4月23日

工作人员:文晓洲  联系电话:83608040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