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对市政协第十五届三次会议第0555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来源: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5-04-22 15:50

乔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提升天津制造业质量的提案,经会同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数据局研究答复如下

市工信局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聚焦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重要要求,瞄准新型工业化目标,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扎实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在打造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提升天津制造业质量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工作进展

(一)高性能算力供给能力大幅提升

初步建成覆盖全市的算力网络布局,形成智算+超算双轮驱动的算力供给系。武清区建设京津冀智算中心,聚合中国电信京津冀智算中心、中国联通京津冀数字科技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算力规模达1万P,同比去年提升20倍。构建京内1毫秒、京津冀3毫秒低时延网络,服务智慧城市与工业制造场景。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河北区)联合华为公司打造国产算力平台,目前规模300P(计划2025年扩容至1000P)部署DeepSeek全系11个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另有14个原生开发大模型预计今年6月上线服务全市230余家企业,涉及9条市重点产业链。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依托天河系列超算平台,开发天河灵枢(中医)、天河清云(环保)等垂类模型,日均运行超2万项计算任务,累计服务8000余家机构。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曙光公司牵头承建并运营),已连接国内14个省份的20多家超算和智算中心300家服务商100余个生态企业,形成了覆盖全国庞大的算力网络提供7000款计算商品,涵盖AI模型、数据分析工具等多种服务,支持超1000个应用场景。预计到2025年底,平台将汇聚超500家服务商和超10000款计算商品,进一步有力支撑全国算力资源优化布局。

数算融合产业生态加速构建

推动发布实施《天津市算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指导曙光信息、天河数字科技、智慧城市研究院等我市12家单位,参与国家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研究制定。积极推进关键芯片、操作系统、服务器产业发展,支持天河系列、“海河”系列大模型等研发应用。分两批发布共180个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其中21个为工业制造领域,支撑研发工业大模型。在全市77家国家先进级其中9个卓越级智能工厂以及智慧城市、智能港口、智慧交通、智能医疗与健康等经济社会各领域形成近千个标杆应用。智能制造领域,菲凡垂类大模型提升工业质检合格率20%,联想天津建成国家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生产效率行业领先(9秒下线一台笔记本智能港口方面,天津港与华为公司联合开发“PortGPT”港口大模型,综合效能提升40%;医疗健康领域,天津大学联合华为公司等打造海河系列(岐伯、谛听、尔语、优医等)大模型,天士力开发数智本草大模型等,充分发挥我市丰富医疗资源和医药产业优势,推动人工智能垂类模型应用规模化落地;金融方面,360集团与滨海高新区共建金融大模型,金城银行等落地,全面提升风控水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方面,深化滨海新区、武清区国家级试点城市建设建立转型服务商资源池,利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开发“小快轻准”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诊转联动”模式服务1000家企业,提升运营效率30%。                                                           

(三)制造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探索开展“零碳”工厂试点工作。2024年,研究制定“零碳”工厂试点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印发试点工作通知。经组织申报、现场调研、专家评审、网上公示,联想科技、正天医疗、中车四方等11家企业纳入首批培育范围,充分发挥低碳标杆引领作用。持续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2024年新增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40家,国家级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数量累计达到243继续保持全国主要城市列,成为引领全市工业绿色发展领军力量。建立健全区级、市级、国家级三级梯度培育机制,为申报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做好储备。                

二、下一步计划

针对您提出的出台天津市“人工智能+制造业”行动计划,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以及提升天津制造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建议,我们将积极采纳并组织开展以下工作。

(一)提升算力统筹调度能力。提升算力交易中心运营效能,丰富算力接入资源,争取将我市可统一调度运营的算力资源应接尽接,规划接入智能算力资源5000P以上,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降低我市企业使用高性能算力的资金门槛,支持企业购买智能算力或超级算力资源,开展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推理、数据标注、数据分析、工程设计等算力应用,按照算力服务合同的10%申领算力券,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将强化算法与模型应用,推动行业大模型在制造业落地,支持企业开发专用大模型,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智慧港口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推动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深入开展制造业智能升级AI+行动鼓励人工智能领域企业、行业组织等举办会、赛、展等活动,打造人工智能+”应用生态。支持天河天元、360智脑等我市通用大模型做强做大着力培育行业垂类模型,推动菲特非凡、天士力数智本草等垂类模型在中药研发、自动化在线检测等领域加快应用,充分发挥联想、华为、移动等主承包服务商作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精准赋能中小企业拓展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全流程应用,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打造算力赋能标杆场景,推动生产设备与信息系统全面互联互通,促进业务流程优化升级围绕装备制造、原材料、消费品、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支持链主企业龙头企业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以智能工厂梯度培育5G全连接工厂打造为抓手,年内新培育不少于100家先进级以上智能工厂新增10家5G全连接工厂,带动形成一批国内领先的数字化转型应用示范案例

(三)推动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业”行动计划,通过国家和地方的持续支持,形成自主可控、持续迭代的产业应用生态。紧抓超长期特别国债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在制造、农业等重点领域谋划布局人工智能行业应用中试基地,解决关键共性问题,在算力支撑、建设高质量数据集、场景开放、应用开发、对外服务等方面形成公共能力,打造共创平台,营造共赢生态。

(四)提升天津制造业的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以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工业园区创建为重点,新培育一批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进一步完善我市“零碳”工厂试点评价指标体系,做好第一批试点验收工作。

    我们将深入学习研究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提升天津制造业质量的提案”,持续做好我市的人工智能相关工作。

2025年4月17日

工作人员:蔡飞  联系电话:83602860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