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对市政协第十五届三次会议第0553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来源: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5-04-26 15:43

蔡颖昭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提案,经会同市税务局、市知识产权局、市发展改革委研究答复如下

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敏尔书记、张工市长在西青区等地调研时强调,要做好企业精准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讲好企业创新发展故事,促进实体经济更好发展。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会同市级相关部门、各区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聚焦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十项行动”,实施优质企业锻造工程,引导中小企业坚守实业、专注主业、深耕行业,坚定不移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截至目前,全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下简称“小巨人”企业)累计达283家,有效期内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253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达5883家。

一是加强动态培育。持续优化以单项冠军企业、“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为代表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更加注重选育环节,聚焦重点产业,挖掘培育一批高成长性、高端化、高附加值的后备力量,构建动态调整、分层培育、逐级支持、多元助力的专精特新企业库,夯实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的根基,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0%集中在高端装备、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

二是强化协同配合。近年来持续完善梯度培育制度和机制,加强与各部门、各区的统筹协调,出台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等文件,建立市、区、街镇三级协同联动机制。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利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13.52亿元,支持517家专精特新企业867个项目。市发展改革委围绕国家“两重”建设,组织高技术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申报,支撑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等新兴产业创新引领。税务部门做好国家出台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多措并举开展政策宣传,辅导纳税人正确适用税收优惠政策,持续助力企业发展。市知识产权局联合多部门,出台我市打造现代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我市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三是鼓励创新发展。设立高质量发展专项等资金政策,支持企业聚焦主业、苦练内功、自立自强,加快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逐步实现技术自主安全可控,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均开展产学研合作,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一批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破解“卡脖子”难题,发挥了“补短板”“填空白”重要作用。如:华海清科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唯一的国产抛光机生产企业,打破国外长期垄断,国内市场占有率50%以上。天津爱思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运载火箭整流罩等产品,有力地支持了国防领域重大工程实施。

四是推动数字化升级。不断提升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全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到63.9,位列全国第一梯队。建立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资源池,培育了66个高水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其中中汽工程、水泥院、菲特检测等10家企业成功揭榜国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累计打造市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400家,认定先进级智能工厂52个,联想、海油工程、施耐德万高等9家工厂入选国家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指导滨海新区、武清区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分别争取中央奖补资金1亿元,市、区共配套1亿元财政资金,推动试点企业应改尽改。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采纳您的意见建议,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分层建立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库,加强分层分类分级指导,更加注重选育环节,持续扩充基础底盘,夯实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的根基。二是用足用好政策。主动全力争取国家专项再贷款项目等政策,用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各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一起益企”等助企活动,送政策、送服务上门,为企业纾困解难,重点强化对专精特新企业精准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并附联名人:黄凤伟

2025年4月21日

工作人员:甄帅  联系电话:83602792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