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对市政协第十五届三次会议第0411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来源: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5-04-22 15:04

九三学社天津市委会

    贵党派提出的关于在天津港建立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示范区打造绿色港口的提案,经会同市投资促进局、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委、市财政局、滨海新区、市生态环境局、市人社局、市发展改革委研究答复如下

一、天津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现状

(一)加氢建设情况

天津市氢能产业链已初步形成,目前已建成3座加氢母站,8座加氢站,到2027年,累计建成11座商业和自用加氢站。天津市鼓励具备条件区域探索管道输氢模式,充分利用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企业现有加油场站,增加氢气加注、换电等功能,打造综合供能服务新模式。

天津市已聚集法液空、国家电投、渤化集团等知名企业项目,国家电投-渤化集团加氢母站二期项目竣工投产,法液空氢能供应基地一期建成试生产;国鸿氢能、氢璞创能、杭叉新能、德国博世、庆铃汽车等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零部件及整车企业相继落地,初步聚集了一批围绕燃料电池系统为核心的产业项目。

(二)产业发展现状

天津市依托海河产业基金,打造百亿级产业基金群,重点推动整车、电池、氢燃料企业在津投资布局。2024年,通过中央和市级专项资金安排2535.74万元,支持氢燃料电池车辆推广建设等工作。积极推进滨海新区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建设,搭建氢能科技成果展示与体验中心,打造氢能示范产业园。加大产业关键环节引育力度,重点引进电池系统、电堆、质子交换膜等燃料电池及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评价平台、氢燃料电池车辆测试基地等项目建设。

建立燃料电池产业政府引导基金。截至2024年末,海河产业基金已对燃料电池行业进行深度布局,先后投资了加氢站市场份额全国第一的国富氢能、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设备厂商康明斯恩泽、碳电极电解水制氢设备厂商锦美氢源、车规级燃料电池制造商捷氢科技等一系列燃料电池上下游厂商,其中锦美氢源已在津落地两条产线。

持续完善对产业发展的全链条金融服务接续实施金融服务重点产业链发展3.0落实重点产业链金融服务专班机制、升级产业链主办行“金融便利店”矩阵服务码,将金融产品拓展到信贷、租赁、保理等多个类型,数量由290个增至近400个;推进首贷、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三贷。制定实施《关于走访服务上市公司、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走访相关企业,更好服务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内的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新增授信同比增长191.98%,新发放贷款同比增长3%

(三)运营情况

《天津市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津财基〔202285号),鼓励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进行新能源车辆更新,自2023年以来,纳入奖励范围的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已采购超过150辆新能源车辆,补贴资金超过5000万元。目前已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695台,累计行驶里程已突破800万公里,货运总量突破1000万吨,氢能叉车推广量约600台。

燃料电池重卡应用试点进一步丰富2024528日,往返于山西孝义至天津港的燃料电池重卡运输通道试点运行。2024618天津港经河北邯郸至山西长治的燃料电池重卡运输通道试点运行,示范效应进一步扩大。2024122日,荣程集团在静海区大邱庄建成加氢站并投用燃料电池重卡,拓展天津港至大邱庄的燃料电池重卡运输通道。2024年,全市新增燃料电池重卡355辆,保有量达到697辆。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以政策为抓手,推动贯彻落实。我市制定了《天津市推进移动源清洁化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到2025年、2027全市满足燃料电池重卡需求的加氢站建设目标,提出构建高质量氢能供应体系任务及具体措施。《天津港区域清洁运输专项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天津港区域为重点推广燃料电池重卡。严格落实《天津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依据修订后的典型行业绩效评级指南,增强绩效导向,鼓励企业使用纯电动、燃料电池汽车。

推动整车企业和燃料电池企业交流对接。促进整车企业和燃料电池企业在技术研发、供需对接、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以天津市12条产业链”重点企业为基础,搭建京津冀环渤海地区企业对接交流专区,推动产业人才交流、聚集。

    (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布局,提升氢能产业整体竞争力。巩固京津冀氢能供给能力优势,同步谋划新的氢气制备项目,通过自用站先行、商用站跟进的方式,重点推动加氢站点建设,进一步完善加氢网络布局,为天津港更大规模的氢能车辆应用提供有力支撑。用好用足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奖励政策,加强与京、冀地区在路权准入、跨省场景等方面的协同对接。

2025年4月17日

工作人员:杨鸿旭  联系电话:83605948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