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对市政协第十五届三次会议第0132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来源: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5-04-22 13:28

民进天津市委会

    贵党派提出的关于推动天津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提案,经会同市市场监管委、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研究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成效

1.监管与质量提升成效显著。一是推进标准落地实施。积极推动电动自行车电气安全、充电器及锂电池等系列强制性国家标准深度嵌入生产全流程。通过召开政策宣贯会、组织专家解读、深入企业宣讲等方式,指导企业建立覆盖研发、生产、检测的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推荐爱玛、雅迪、新日、小鸟、斯波兹曼等5家龙头企业率先入选工信部正面清单。目前,全市企业累计推出新国标产品600余款,覆盖90%以上市场主流品类。二是严格开展监管执法。2025年,开展市级监督抽查,对电动自行车、充电器、蓄电池等3200批次产品进行抽检;在监督检查方面,7030家次生产销售单位进行检查,出动人员14049人次;对2622家经营网点和维修店铺开展检查,出动执法人员5244人次,有效保障市面流通产品质量过关。

2.废旧电池回收体系逐步完善。一是构建回收处理体系。深入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鼓励电动自行车龙头生产企业依托销售维修服务网点配置相应设备,逐步建立安全、便利、可靠的电动自行车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体系,目前,爱玛、雅迪、新日等生产企业已设立废旧锂离子蓄电池检测服务站点70余个;组织开展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目前,设立7个试点企业、8个集中转运点和40个收集网点。二是加大政策与技术支持。持续完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政策体系,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天津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并将相关工作纳入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重点推动。组织企业申报《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赛德美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等5项关键技术已纳入推荐目录。

3.产业发展与市场拓展成果丰硕。一是激发产能活力。深入贯彻国家两新政策,组织合规企业参与以旧换新活动,在全市布局624家销售服务门店,自202411月活动开展以来,累计销售3.5万辆,激活存量市场、释放企业产能。建立电动自行车生产供给与设备更新两个清单,精准支持11家骨干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车间建设等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94亿元,形成消费反哺制造、制造优化供给的良性循环。二是拓展海外市场。支持企业开展欧盟EPAC、美国CPSC、日本PSE等国际认证及本地化适配研发,推出符合不同市场标准的高端车型。引导企业依托亚马逊、阿里国际站、Shopee等知名跨境电商平台,探索制造端直连海外消费端出海航道。2024年,全市电动自行车出口量达269.2万辆,同比增长112.76%,出口额41.92亿元,同比增长72.12%,产品远销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三是优化以旧换新。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继续实施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工作,简化参与销售单位的资格审核和准入程序,鼓励更多门店参与。全面应用信息化手段,优化销售门店补贴发放流程,提升消费者购买体验。同时,强化废旧电动自行车流转管控,做到销售门店废旧车辆一日一清,交由整车回收企业处理,杜绝废旧车辆流入二手市场及非法拆解作坊。

4.广泛宣传教育提升安全意识。一是宣传消费安全。坚持管宣结合,运营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先后刊登《电动自行车消费提示》《事关安全!快来查收这份电动自行车选购和使用提示》等专项行动宣传和科普宣传20余篇。向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单位经营者发放《天津市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告知书》《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消费提示》等宣传材料7247余份,要求经营者严格落实七必须七严禁要求,提高消费者安全意识。二是普及安全知识。充分利用两微宣传阵地,及时转发安全生产相关信息,曝光废铅蓄电池环境污染犯罪典型案例。通过举办安全培训以及LED屏幕、电视宣传屏滚动播放安全相关口号、宣传片及警示教育片,向职工宣传电动自行车违规使用的危害及安全科普知识,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和素质,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1.深化协同合作与服务保障。一是强化部门协同联动。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强化与市级政府部门的协同联动效能,全面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在局内部增强处室间的协同合作,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促进信息充分共享与高效协作配合,推动电动自行车相关工作任务高效落地。二是深化企业服务对接。加强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对接,及时精准把握企业发展诉求,积极协调解决各类发展难题,为企业提供专业、精准且高效的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2.加大政策扶持与引导力度。一是开展政策宣贯与解读。系统梳理国家及市级层面出台的产业扶持政策,综合运用举办政策宣贯活动、开展政策解读讲座、组织线上直播解读等多样化形式,为电动自行车企业答疑解惑。积极助力企业充分用好用足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推动产品更新换代,拓展消费市场。二是推进金融支持与服务。主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规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3.推动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一是推动技术创新攻坚。重点聚焦电池质量、电气安全、控制系统等关键核心环节,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先进动力电池创新联合体的引领作用,在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方面,积极争取更多新能源领域项目支持,针对高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高安全性储能电池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技术支撑。二是推动品牌培育建设。深入实施电动自行车企业品牌培育专项行动,鼓励企业科学制定品牌长远发展战略规划,明确品牌定位、精准锁定目标市场并清晰规划发展路径。引导企业充分借助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品牌的历史传承、创新成果、产品特色,不断提升品牌的市场知名度与消费者关注度。

4.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一是推动标准引领与质量提升。进一步加大对电动自行车整车、电气安全、充电器、锂电池等系列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宣贯解读工作力度,推动国家标准全面、深度融入生产全流程,指导企业加快构建覆盖研发、生产、检测等环节的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二是持续推行一车一池一充一码举措。明确要求电动自行车车架、蓄电池、充电器显著位置必须设置永久性耐高温识别代码标识,加快新国标产品的切换工作进程。三是抓住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利契机。鼓励电动自行车销售企业与生产企业、回收企业积极探索企业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对接的协同发展新模式。

    5.完善废旧电池回收体系。一是强化安全生产帮扶。持续强化对废铅蓄电池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指导帮扶,委托安全生产专家主动查找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制定整改措施,督促企业完成隐患整改,形成发现问题到整改完成的有效闭环。二是深化环境管理评估。扎实开展废铅蓄电池经营单位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印发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方案,组织各区对废铅蓄电池经营单位开展排查检查,防范环境风险。三是加强宣传警示教育。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线上线下等多种媒介、宣传阵地,及时转发安全生产相关信息,及时曝光废铅蓄电池环境污染犯罪典型案例,有效震慑违法行为,守牢安全底线。

2025年4月17日

工作人员:王文杰  联系电话:83602847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