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天津市委会:
贵党派提出的关于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信创产业自立自强的提案,经会同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研究答复如下:
天津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作出“四个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和“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重要指示精神,将大力发展信创产业作为抢抓新机遇、实现新发展、打造新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作为推进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战略引擎。
一、天津信创产业发展情况
一是着力串补强链,持续完善产业体系。培育形成了以飞腾、麒麟、海光、中科曙光、联想、360为代表的领军企业,打造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CPU-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整机终端-超级计算-信息安全服务”的国产化产品链条。曙光、飞腾两家企业成为国家链主企业,全国2大通用操作系统厂商之一的麒麟软件坐落天津;6大CPU企业中的有飞腾、海光两家公司坐落天津;4大国产数据库,拥有南大通用和神舟通用2家龙头企业,为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全面保障和数据支撑。我市牵头打造的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群在国家集群竞赛中胜出,再添一张“金字招牌”。
麒麟软件推出国内首款桌面开源根操作系统openKylin,再次入选央企十大国之重器。飞腾FT-1500A系列芯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海光信息是国内唯一拥有高端通用CPU和DCU产品的企业。中芯国际已建成月产20万片的3条8吋集成电路晶圆生产线。华海清科是全国最大的国产抛光机生产企业,市场份额占到全国24%。中环领先是国内领先的半导体材料企业,综合实力全国第一,全球第三。联想集团在津打造全球零碳示范工厂,平均每9秒就能下线一台笔记本电脑,年产笔记本、台式机、工作站、服务器等全类型产品合计超过300万台,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推动华为首个区域总部项目投入运营,助力160余家本地企业纳入华为供应链体系。深化与中国电子合作,相继推动中软信创总部、华大九天车规级业务中心、长城鲲鹏先进计算智造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持续打造央地合作新典范。
二是强化人才培养,厚植人才力量。出台实施《天津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围绕培养、开发、引进、流动、使用、评价、激励、服务等各个环节,为人才在津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法治保障。印发《关于加快引进培养用好人才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加快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吸引大学生在津发展、坚持产教融合培育人才、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强化平台载体支撑、优化服务保障体系等6个方面提出20条举措,推动“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提质升级,全力营造各类人才引进、留得住、用得好的良好环境,充分释放“天下才天津用”的满满诚意。
组织京津冀环渤海地区人才交流洽谈会,设置“产业链、联盟”、创新型企业等专区。组织“双一流”校园招聘、学子津门行等系列活动,帮助用人单位对接信创等领域优秀青年人才。设立天津市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启动专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8大新兴产业和量子信息等9大未来产业,选拔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留学人员企业,给予资金资助。
支持信创产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年新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8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5个,其中信创产业15家。印发《关于在天开高教科创园开展博士后体制机制改革试点的实施方案》,依托天开园开展博士后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支持天开高教科创园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园区类总站和10个分站。举办第五届“海河英才”博士后揭榜领题赛,设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7个赛道,40余个项目在赛前就与企业达成初步意向,为企业与博士后间搭建起良好的对接桥梁。
深入实施“海河英才”卡制度,创新“集中发卡”、“无申即办”模式,为引进的信创等领域高层次人才发卡,在医疗健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方面配套精准服务。建立定点联系服务机制,为天津软件园等重点项目提供精准支持,主动协调解决问题需求。持续认定市级人才公寓,给予用水、用电等支持政策,着力解决人才安居需求。
三是完善产业政策,加大支持力度。研究拟定《天津市支持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明确将按年度组织智能科技重大专项,开展AI芯片、AI操作系统、芯片关键装备等关键技术攻关及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市财政局将统筹市级科技型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给予适当支持。支持实验室重大创新平台建设,2024年安排3.3亿元,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完善以全国重点实验室为引领,海河实验室为支撑,市级重点实验室为基础的高水平实验室体系,取得了一批具备产业化前景的原创性颠覆性成果。2024年安排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后补助专项资金2300万元,给予专业技术转移机构、概念验证后补助,促进我市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统筹中央科技资金1600余万元,择优选取25个项目,在系统验证、场景适配、产品工程化方面予以资金支持,助力实现产业化。出台《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津政办规〔2023〕4号),2024年安排资金0.46亿元,支持集成电路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方向重点项目,鼓励信创企业在津研发。
截至2024年末,海河产业基金已投资设立中芯海河赛达、中电电子信息、讯飞海河人工智能、联想中小等多支母基金。围绕信创产业,海河产业基金通过母子基金投资项目149个,投资金额约94亿元,紫光云、三六零、纵行科技、智谱华章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天津,有力带动和支撑了我市信创产业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研究采纳民建天津市委会有关建议和意见,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全国先进制造、形成世界标志成果的总体思路,力争在原始创新、产业链打造、应用场景拓展和产业生态构建方面形成“四个示范”,全力打造我国信创产业高地。
一是推动政策制度完善。进一步完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设立“信创专属政策包”,从供需两端支持信创产业发展,着力推动麒麟操作系统,海光、飞腾芯片等产品加速迭代。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在实现信创产业源头上、根本上的自主可控方面形成示范。围绕微处理器设计、操作系统、高性能计算等方面实现集中突破,打造“大国重器”。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在解决产业链“卡脖子”核心技术上形成示范。聚力突破大型工业软件,打通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材料等关键环节。打造“全栈式”信创解决方案,在先行先试上形成示范。加快推动重点行业应用场景开放,加速信创产品和技术的迭代升级,推进信创主要产品和核心技术向“好用易用”快速迈进。大力建设“中国信创谷”,通过制度创新,着力构建开源开放的信创产业生态体系,打造“一盘棋”发展新机制。
二是提升人才留津意愿。积极推进“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提质升级,为信创产业发展厚植人才力量。举办“海河英才”大会,组织人才招聘、项目对接、揭榜领题、创业大赛等活动,推动以会会友、以赛聚才。加强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借助大模型、大数据等技术,提升人才和产业对接效率。支持新引进来津就业创业的留学回国人员申报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等人才专项。深入实施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与天津市联合资助项目,瞄准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资助培养一批优秀博士后。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形成需求动态排摸、定期会商、跟踪落实的工作闭环,在团队建设、平台支撑、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精准支持保障。
三是进一步强化产业支撑。落实好国家和我市有关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或项目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同时提高海河基金运作效率,助力相关行业人才在津创业,推动我市信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将按照科技部新出台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管理办法》文件要求,适时出台我市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管理文件。结合我市重点产业领域布局,启动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推动我市相关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打造开放性、公共性、综合性科技创新平台,助推我市相关产业升级,带动经济发展。
2025年4月22日
工作人员:史开元 联系电话:83608050
附件:
亲爱的朋友: 经系统检测,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改善你的体验,请升级新版IE11,新版EDGE,Chrome,火狐等浏览器。点击此处升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