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对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038号建议的办理答复

来源: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5-04-22 14:49

王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天津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建议,经会同市教委、市科技局、市数据局研究答复如下:

我市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聚焦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重要要求,瞄准新型工业化目标,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扎实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认真学习先进省市工作经验,去年先后编制印发《天津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和《天津市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实施方案》,明确到2027,全市工业领域“智改数转网联”水平明显提升,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重点产业链典型场景数字化应用基本普及,梯度培育一批智能工厂,建设一批高标准数字园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应改尽改。同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设立专项财政资金,对设备更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技术攻关和应用推广等予以重点支持。20232024市区两级统筹安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20.9亿7.3亿元,重点支持工业设备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应用场景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引导企业广泛采用数智技术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二是超前部署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千兆5G和千兆光网双千兆宽带网络工程快速推进,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超过8万个,在国内率先实现行政村5G覆盖率100%,城镇区域及重点行业应用区域室外连续覆盖,10G-PON端口占比、500Mbps及以上用户占比等关键指标在各省级行政区中位列第一,入选全国首批千兆城市作为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数字经济的数据底座,我市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基础设施和产业生态日趋完善。通过政策引导、产业对接、生态共建,多维度多途径持续加大对标识解析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已建在建二级节点达到17个,其中9个已建成并接入国家顶级节点,累计标识注册量突破42亿次,标识解析量近58亿次。标识解析体系覆盖全市5个国民经济门类26个行业,并已全面融入工业企业研发、采购、生产、仓储、物流、销售等各个环节。

三是构建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积极推动忽米、海尔、华为等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在我市落地应用,累计推动紫光云、中汽研、宜科、曙光等16个牵头单位获批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专项,总投资24.5亿元,获得国拨资金5.3亿元,大大促进我市工业互联网发展。依托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加大对工业互联网的支持力度,新增培育爱玛科技、凯发电器、渤海物联等16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逐步构建起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全面对标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大力开展国家级双跨平台种子培育,已培育重点种子平台10余家。

四是加快提升数字技术服务供给水平。建立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资源池,培育了66个高水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其中中汽工程、水泥院、菲特检测10企业成功揭榜国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成立天津市标识解析产业联盟,发布我市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发展白皮书,筹建标识解析监管平台,召开标识区域行百城千园行、标识解析政策宣讲会、供需对接会等系列论坛会议,产业生态培育愈加落实、标识应用向深发展。

是加快推动数据要素赋能开展工业领域数据要素应用场景优秀案例征集。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等8个方向,征集行业主体在该应用场景下合规高效流通使用数据的典型做法,包括解决的行业痛点难点问题、采取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及对应的推广价值。持续推进企业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DCMM)贯标用标。发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引导作用,引导企业提升数字技术融合应用和数据管理能力水平,以数据要素为突破口,提升数据治理广度和深度。截至目前,全市通过DCMM评定企业数量超过400家,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通过我市首个AAAAA级(优化级)认证,标志在数据战略、数据治理、数据架构等八个核心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六是深化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深化滨海新区、武清区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建立转型服务商资源池,利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开发小快轻准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诊转联动模式服务近1000家企业,提升运营效率30%积极探索标识+新技术的融合应用推动路径,加强标识规模化应用推广,聚焦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重点领域,发展制造业关键环节系统综合集成、互联网制造、工业大数据等新模式、新业态。以紫光云为代表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积极探索标识+新技术的融合应用推动路径,不断探索满足中小企业工业产品信息共享需求的创新应用,使标识+成为行业应用新方向。

积极推动工信领域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在可信数据空间方面,支持工业领域龙头企业建设企业可信数据空间,构建多方互信的数据流通利用环境,协同上下游企业开放共享高质量数据资源,打造数字化供应链,提高计划、采购、生产、交付、运维等全流程协同效率;支持建设工业行业可信数据空间,以装备、新能源汽车、能源等行业应用为重点,促进工业数据资源高效对接、跨域共享、价值共创,提高产业生态整体竞争能力;同时积极开展宣传,协助企业做好项目申报工作,争取国家资金支持。

是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积极开设工业互联网领域相关专业在专科层面,我市6所高职院校(滨海职业学院、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天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工业互联网技术工业互联网应用等专业,年招生总计400人左右;在本科层面,我市7所本科高校(天津大学、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商业大学、城建大学、理工中环信息学院、仁爱学院)开设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共有在校本科生3643人。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举措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收采纳您的意见建议,加强工作统筹和政策支持力度,紧紧围绕服务供给、转型实施、生态体系三位一体全方位推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一是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智算服务能级持续推动算力基础设施能级提升。充分发挥武清区京津冀蒙算力供给走廊主轴节点作用,全力推动三大运营商打造以算力为核心的低时延、广联接、智能化、便捷化的算网边协同一体化算力网络,加速京津冀算力低时延圈建设。积极推动中国电信京津冀大数据智能算力中心、中国联通京津冀数字科技产业园等数据中心和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华为智算中心等基础设施,持续扩大推理算力集群规模,为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大模型提供大规模、高并发的计算资源,在承接训练任务的基础上,尽快推动DeepSeek本地化部署,进一步赋能我市算力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能级。

二是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优化数字化转型服务供给能力加强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培育力度和服务供给能力,强化优质解决方案供给,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需求,聚焦新技术应用、特定场景优化、企业整体提升等需求,培育一批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支持紫光云、宜科电子、中汽工程等本土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做大做强,完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资源池。鼓励大型服务商充分运用本地服务能力和产品体系,集成我市在信创、传感器、核心软硬件等相关领域产业优势,串珠成链,打造整体解决方案

三是强化人工智能赋能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深入开展制造业智能升级AI+行动,鼓励人工智能领域企业、行业组织等举办会、赛、展等活动,打造人工智能+应用生态。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全面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聚焦GPUAI操作系统、智能装备、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车等领域加强技术攻关,带动产业聚集发展。大力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聚焦制造、科研、交通等重点领域推广一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推动我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点、线、面全方位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上打造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标杆。支持企业聚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环节,推动生产设备与信息系统全面互联互通,促进业务流程优化升级,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以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和5G全连接工厂打造为抓手,培育一批先进级智能工厂,带动形成一批国内领先的数字化转型应用示范案例。线上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升级。围绕装备制造、原材料、消费品、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支持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建设一批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环节实施数字化改造,打造数字化供应链标杆。围绕电动自行车等细分优势行业,支持企业建设行业产业大脑,带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以汽车产业链为重点,在全国率先开展一图四清单链式转型试点工作。上推动重点集群和园区数字化转型。积极推动京津冀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搭建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为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产业集群数字化协同赋能。支持主题园区聚焦主导产业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推进平台+园区标识+园区融合发展,培育工业互联网+主题园区,整体提升园区智改数转网联水平,积极争创国家高标准数字园区。


2025年4月17日

工作人员:蔡飞  联系电话:83602860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