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对市政协第十五届二次会议第0502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来源: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4-04-26 18:00

迟春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构建新域新质军民通用无人装备平台的提案,经会同市科技局研究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军民两用技术的不断进步,大量军民两用技术成果不断涌现,对成果转化应用的效率和效益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先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将军民两个领域的科技资源与工业体系有效融合,以国防高新技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同时,通过民用高新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质战斗力生成。

一、强化服务指导,鼓励民企“参军”

一是积极指导民营企业通过“保密资格认定”“生产许可备案认证”,为“民参军”创造必要条件,2023年举办资质政策宣贯培训班,70余家单位的100多名代表参加,帮助企业准确把握资质政策改革发展方向、提高资质申报和内部管理水平。二是强化培育引导,为解决企业资金周转难题,协助企业申请国家专项低息信用贷款1.8亿元。加强对接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为军民融合企业争取政策性低息贷款资金190亿元,有效保障企业良好运行。三是按照中央军民融合办相关规定,逐年印发我市军民融合转移支付项目申报指南,多个项目获得国家资金支持。

二、狠抓科技创新,突出能力建设

一是持续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民参军”企事业单位增长保持良好势头,目前我市“民参军”企事业单位达200余家。我市国防科技工业总产值逐年增长,“民参军”企业占比近50%。二是充分发挥各区域推进重点产业链建设需求,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效衔接,激发校企主动对接,实现产研深度融合,参与企业810余家,高校科研人员630余人次,合作签约1.6亿元。三是以科研生产任务需求为牵引,持续推动“民参军”企业技术和产品迭代升级,我市多家民营企业承担国家国防科工局、军委科技委的科研任务。30余项成果入选“慧眼行动”,诸多“民参军”的技术成果解决武器装备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填补国内空白。

三、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成果转化

一是征集企事业单位军民两用技术,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广篇目录》《引导篇目录》。同时,在全市征集军民两用技术和产品,通过梳理筛选,汇总形成我市先进技术产品库,适时组织推介。二是推动我市各领域优势单位开展汇智中心试点建设,整合领域科技创新资源,集中领域优势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等单位共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通过联合申报、平台推荐等方式申请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项目、人才计划,争取获得更多支持。三是加快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促进中心和军地服务保障信息共享平台、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创新军地资源信息共享、技术双向转化和需求对接落实的模式方法,提升成果转化、展示对接、服务保障条件和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您提出的建议,落实国家对天津“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结合我市制造业立市战略,充分发挥工业基础好、门类全的优势,推动军民通用无人装备技术发展。一是充分发挥我办职能作用,将重大科研生产任务列入重点服务保障范围,协调各方力量优先保证能源、交通运输等生产要素。二是抓好科研项目申报工作,组织我市优势领域的民营企业申报科研项目,让更多优秀的“民参军”技术成果解决武器装备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提升民营企业科研能力。三是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申报,抓住国家加大投入的机遇,争取我市更多企业获得国家的支持,提高全系统装备水平和生产能力,增强发展后劲,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完成各项重大任务奠定坚实的物质保障。四是组织筛选优秀企业参加军委装备部、工信部、国防科工局等政府部门组织的展览,联合北京市、河北省军民融合办举办第六届京津冀区域供给驱动对接活动,为企业搭建交流的平台,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打破军民信息不对称的“瓶颈”,推进军民两用技术的转移转化。五是组织开展新年度军民融合转移支付项目征集工作,以及推动进入项目库内项目的扶持,在税收政策上,在落实相关政策要求的基础上,积极帮助企业申请免税。六是支持企业建立产业联盟,以龙头企业为牵引、全链条项目谋划、全过程统筹推动,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成群,推动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


2024年4月26日

工作人员:李楠   联系电话: 022-83602832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