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对市政协第十五届二次会议第0200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来源: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0

张德馨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智能科技为引领,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提案,经会同市数据局、市科技局研究答复如下: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为推动我市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加快引育一批全国范围平台经济头部企业,2023年,我市出台了推动生产性和生活性两个领域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意见,并配套制定了市对区专项支持政策,为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目前市财政联合市工信局正在推动设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投资基金,拟对重点引育项目开展股权投资,形成我市招商引资重要抓手,有力促进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我市生产性服务领域平台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生产性服务领域平台经济快速发展,逐步形成8类具有代表性的新业态,包括,网络货运、灵活用工、循环经济物流、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其他新兴平台。汇聚了以云账户、拾起卖、吉旗物联、抖音等为代表的知名平台企业超过100家,据初步测算,营业收入规模超过2200亿元。

一是网络货运领域带动效果显著。以满运、吉旗物联、货拉拉为代表的网络货运平台在东疆和保税区形成集聚效应,在平台企业的带动下,2022年,全市网络货运平台注册司机174.5万人,车辆146万台,整合全国24.5%的社会运力和33.4%的驾驶员数据,上传运单总量占全国13.9%。东疆以“高效取证、真实合规、以网管网”等差异化服务得到了网络货运企业的高度认可和支持,被广泛誉为网络货运的“天津东疆模式”。吉旗物联作为代表企业,将物流行业的各种要素通过数据连通,打造了公路物流行业领先的物联网平台。2022年,吉旗物联营业收入达到110亿元,纳税近11亿元,平台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趋明显。

二是灵活用工领域龙头企业引领。我市重点培育了以云账户、云易共享经济为代表的灵活用工服务平台,形成全国复制推广的“天津经验”,引育了同道精英(猎聘网)、五八同城等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企业,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云账户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面向全国9000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灵活就业服务,2022年,云账户营业收入974.30亿元、同比增长85%,纳税62.55亿元,同比增长86%,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市灵活用工领域起到了显著的带动作用。

三是循环经济物流平台积极推动行业规范发展。国家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推动行业规范。以拾起卖、中健投等为代表的平台企业,采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依托平台集群注册,将庞大的回收群体以“个体工商户”模式引入平台,实现交易过程中“五流”的归集及管理,打造从废弃物产生源头到资源循环利用者之间完整供应链的“天津模式”。2022年,拾起卖营业收入24亿元,服务个体工商户近1000户,通过平台监管,实时监控,为再生资源产业“第一张”发票开具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四是工业互联网深入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数字平台赋能制造业的潜力正在逐步释放,水泥院、宜科电子、中汽数据等企业打造了13个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3家平台企业2022年营业收入合计超过100亿元,带动行业内企业效益提升超过27亿元。海尔天津工厂入选全球“灯塔工厂”、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成为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企业平台化发展助力我市两化融合发展指数突破1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62%、90%,均位于全国前列。

五是数据服务支撑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腾讯云、金山云、紫光云等为代表的云计算龙头企业,高标准建设了一批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平台,全市设计机架规模达到15万标准机架,算力规模达到1590P。天津超算推出“天河天元大模型”,面向京津地区服务用户超过1000家,为用户新增经济效益超过12亿,有效支撑了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华为天津总部落地,发布“海河·谛听”言语交互意图深度理解大模型,人工智能计算中心200P智能算力正式启用,进一步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六是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新兴平台蓬勃发展。贝壳技术、中汽数据等100余家企业获得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贯标,数据管理能力全国一流。国网电商、同道精英等平台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打造形成了基于大数据人岗匹配的智能化招聘平台、基于大数据的统一数字化服务平台等一批重点项目,进一步提升了我市产业竞争力。在国家工信部大数据试点示范项目、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等征集活动中,我市均名列前茅,斩获优异成绩。

七是政策保障精准有力。印发《关于推动生产性服务领域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津政办发〔2023〕13号)通过强化平台引育、场景牵引、政策支持、创新驱动,营造活跃规范的平台经济生态。成立天津市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高位协调解决平台企业诉求。制定《天津市市对区平台经济发展专项支持政策工作规程》(津工信信发〔2023〕10号),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各区平台经济健康发展。重点推动G7易流天津综合业务总部落地天津港保税区,着力推动360科创园正式开园,相继与华为、百度、58集团等平台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一企一策”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切实推动我市平台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市平台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形成了一批示范性样板,但与北京、深圳、上海等城市相比,起步较晚,规模较小,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部分企业存在“空心化”现象,如今日头条、合尔科技、阿里巴巴等龙头企业在我市布局主要以结算中心、呼叫中心和视频审核中心为主,业务层级较低,根植性不强。二是平台经济发展往往领先于法律法规的健全,现行政策法规主要针对传统行业,在资质许可、行业准入、政策兑现等方面易出现障碍。我市相关平台企业一方面需要落实监管要求,合规经营,不断探索创新业务发展模式;另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补贴平台用户,抢占市场,企业发展存在巨大压力。三是外省市竞争日益激烈,招商引资难度不断增大。全国各地对平台经济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积极争取平台企业资源落地,对我市招商引资带来巨大挑战。同时,传统招商手段面对拥有新技术、新业态,具有爆发性增长潜力的平台企业,存在一定的进退失据现象,需要市区合力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的科学性、精准性和前瞻性。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市工信局将会同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部门立足我市优势禀赋,聚焦生产性服务领域,围绕本土培育和提升已有存量能级并重,像服务“云账户”一样,在监管手段上进行试点创新、在政策扶持上精准有力,培育一批根植本土,服务全国的平台企业,全力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一是打造一城多园“新格局”。发挥天津市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全力落实《实施意见》内容。围绕网络货运、灵活用工、算力服务等重点领域,积极推动企业聚集发展,全力创建“中国软件名城”。加快推动中国信创谷、中电科技天津软件园、卓朗京津冀工业软件基地等园区建设,组织有条件的园区提前谋划,筹备创建“中国软件名园”,力争打造“一城多园”的国字号品牌。

二是完善支持政策“新举措”。用好平台经济发展专项支持政策,推动各区明确区域平台经济发展重点,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制定平台经济引育和重点平台经济企业培育计划,推动平台企业持续开展新业务,引领新发展。用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支持平台企业围绕底层技术等关键核心,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竞争力,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

三是开展招商引资注入“新活力”。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同时面向华东、华南,全力争取蜜度科技上市主体迁入,积极引进中电金信、信华信等优质企业,主动对接蚂蚁集团、百度等优质资源,以及云从科技、BOSS直聘、喜马拉雅等国内具有发展潜力的平台企业,吸引其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或技术支持中心。针对今日头条、美团、滴滴、阿里巴巴、腾讯等在我市已有业务布局的平台企业,市区协同主动上门拜访,继续谋划新项目,探索新业务,推动形成一批区域级总部。

四是打造交流合作“新平台”。充分利用世界智能大会这一国际化平台,助力企业提升行业竞争力和影响力。继续策划中国国际软博会、信创论坛等重磅活动,积极组织企业开展撮合对接,围绕平台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模式、新业态,搭建交流合作的新平台,全面展现天津在生产性服务领域平台经济的建设成效。

五是深化企业服务“新模式”。聚焦我市平台经济主要领域和龙头企业关键诉求,充分发挥领导小组作用,建立“一企一策”台账,形成跨部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和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困难和诉求。对工业互联网、算力服务、车联网、无人驾驶等方面新出现、可预期的平台经济领域,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园区探索设立创新项目试点,鼓励先行先试,为新业态发展预留空间。

我们认为,上述做法和政策与提建议基本一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配合市有关部门用好现有政策,持续加大对相关区域平台经济支持力度,推动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数字孪生、区块链、5G、量子技术等技术研发突破,提升数字经济产业链技术创新能力。

二是积极开展公共数据开放运营试点,支持制造业企业将行业数据开放共享,全面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三是支持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实体经济数据处理能力。

四是落实数据安全管理责任,明确数据安全责任主体,推动数据分级分类管理,持续提升全方位监测预警和安全防护能力。


2024年4月25日

工作人员:史开元     联系电话:83608050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