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天津市委会:
贵党派提出的关于大力推动全市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提案,经会同市教委、市卫生健康委、市税务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研究答复如下:
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部署,大力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扎实推进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工业经济稳中有进、量质双升,对全市高质量发展形成有力支撑。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7%,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实现逐季向好;工业投资增长5.4%,占全市投资比重35.1%,上拉全市投资1.5个百分点,拉动作用显著;营业收入利润率6.0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26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8%,工业投资增长17%,分别高于全年目标0.8和11个百分点,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4.8%,比2023年全年提高2.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4.9个百分点。1月—2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6.7%,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
一是提升制造业高端化水平。以智能科技产业为引领,大力发展绿色石化、汽车、装备制造3个优势产业,积极壮大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4个新兴产业,构建“1+3+4”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智能科技产业,信创规模达到1150亿元,打造信创“第一城”;集成电路居全国第二梯队前列,形成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较完整的链条。提升优势产业,绿色石化向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延伸,原油、聚氯乙烯等产量全国第一;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新能源整车产量增长2.1倍;装备制造引进通用技术集团机床工程研究院,城市轨道车辆、服务机器人产量两位数增长。培育新兴产业,现代中药制造业创新中心晋级“国家队”;新能源涵盖锂离子电池、风能、太阳能全产业体系,风电设备产能处于全国第一梯队;新材料形成以先进基础材料为支撑、关键战略材料为先导、前沿新材料为引领的体系;航空航天“机箭星站”一体化发展,空客A320第二条总装线等项目落地。传统产业加快转型。组织郁美净、天津卷烟厂等15家企业制定“一品一策”,振兴工业老字号,做强“津”字招牌。
二是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打造新型网络基础设施。累计建成5G基站7.2万个,人均基站数位居全国前列,创建国家级5G 工厂11家,在直辖市中排名第一。数字产业化深入推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达到3119亿元,增长10.9%。联想创新产业园投产运行,形成年产300万台信创终端能力。推动生产性服务领域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云账户、58同城、吉旗物联等一批平台经济龙头企业保持20%以上增速。产业数字化提档加速。新创建6个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累计打造丹佛斯、海尔洗衣机等300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10个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培育中汽数据、新天钢等41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滨海新区获批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三是推进制造业绿色化转型。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构建。培育创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绿色产品、绿色工业园区,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达到203家,居全国主要城市前列。工业领域碳达峰有序推进。强化绿色低碳技术示范应用,天津钢铁集团、天津石化2家企业入选国家水效“领跑者”。清洁能源体系持续完善。2023年全市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规模达到707.12万千瓦;完成绿电交易电量18.3亿千瓦时,是2022年全年的23.5倍。深化碳交易市场建设。将重点企业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通过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碳排放,组织企业通过购买和出售碳排放配额完成履约,履约率连续8年100%。
四是推动制造业融合化发展。产业链创新链加快融合。累计创建国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1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7家。麒麟软件发布我国首个开源桌面操作系统“开放麒麟1.0”,再次荣登“央企十大国之重器”,海光DCU“深算二号”问世,助力我国成功突破美西方AI芯片围堵。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加速融合。成功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试点。大力发展检验检测、工业设计、标准制定、信息服务等融合新业态,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达到30个,位列全国主要城市第二位。推进产教培深度融合。在全国唯一完成大数据、智能制造、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3个专业技术等级首批培训和考核,累计培训1200人。2023年举办17期国家级和市级高级研修项目,开设520余门急需紧缺和岗位培训课程,依托继续教育基地培训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1.1万余人,全年继续教育线上线下培训累计43.7万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国家单项冠军企业累计达到38家,市级单项冠军11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累计达到253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69家。累计认定经开区生物医药、西青区车联网等32个市级产业主题园区,培育7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3个市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产业成龙配套、成链成群态势加速巩固。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提案建议,加速工业绿色发展,瞄准新型工业化目标,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方向,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围绕推动落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支持重点企业组建创新研发机构,建设中科院工生所中试服务等创新平台,培育一批“杀手锏”产品。二是构建“1+3+4”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巩固优势产业竞争优势,推动传统产业转型,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三是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升级,打造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启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建设。四是发展绿色生产力。有序推进钢铁、化工等重点行业碳达峰,强化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管理,打造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
2024年4月25日
工作人员:于辰 联系电话: 83605460
附件:
亲爱的朋友: 经系统检测,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改善你的体验,请升级新版IE11,新版EDGE,Chrome,火狐等浏览器。点击此处升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