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天津市委会:
贵党派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高新区细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经会同市财政局、市金融局、市科技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卫生健康委研究答复如下:
农工党天津市委会在提案中提出“发挥海河产业基金等政府引导基金的撬动力,引入社会资本参股,在基金管理方式、运营模式、投管理念上大胆变革,激发产业引导资本的导向力形成资本与细胞产业深度融合的共生态势;针对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核心关键技术的创新型产品给予研发补贴和产业化奖励”。为推动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不断完善政策支持方式,持续加大资金保障力度,支持医药产业重点项目实施。制定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2023年,我市出台了《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津政办规〔2023〕4号),对12条重点产业链分别制定了专属政策。其中,在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方面,对通过购买药品等批件(证件)引进重大项目、加快产业化步伐的生物医药企业,按照购买价格的10%最高给予1000万元支持;引导企业获得化学药、生物制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领域市场准入,鼓励药品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培育医药合同定制生产企业、医药合同定制研发及生产企业,分级分类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在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方面,对重点产业关键卡点技术(产品),按照研发设备购置额的20%,给予揭榜企业最高500万元支持;对市级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创新能力提升项目,按照实际投资额的30%,给予最高1500万元支持。
二是积极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设立海河产业基金,通过引导基金注资和市场化募集组建产业投资母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截至2023年底,市财政累计注资海河产业基金133.4亿元。围绕产业发展特点需求,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助力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组织开展母基金设立政策审查会议,支持母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向生物医药产业。截至2023年末,海河产业基金累计签署69支母基金协议,累计实缴695.55亿元,累计投资项目(含子基金)641个,落地项目280个,带动投资2941.27亿元。其中,生物医药产业母基金累计签署11支,协议总规模89.14亿元,已投资项目92个,累计引入医药产业项目55个,已到位投资374.38亿元。
三、支持细胞领域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依托天津药物研究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建设了“天津市细胞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并通过中央引导地方资金项目支持创新中心开展“细胞药物质控方法的研发及质控体系的开发和研究”,目前已完成2项专利申请书的提交,搭建了免疫细胞和干细胞基础研究平台、生物信息分析平台,并建立了2项细胞质控创新方法,正式启动质控平台的CNAS认证。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建设“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着力强化在人才汇聚、多元投入、创新生态、产业支撑等方面的探索创新,推动各类创新资源要素向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加速集聚。目前实验室已经完成53个“揭榜挂帅”项目立项,产出一系列系优秀成果,以第一单位或通讯单位发表SCI论文450余篇,申请专利26项,储备33项待转化科技成果,累计孵化22家企业。
四、统筹推进人才引进工作。一是支持细胞产业人才引进落户。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为细胞产业引进的符合条件的各类人才提供落户政策支持,截至2024年1月底累计引进各类人才48.1万人,平均年龄32岁,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超过70%。二是搭建细胞产业人才引进平台。赴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举办高校校园招聘活动,搭建线上对接平台,提供重点岗位4.2万余个,现场接收简历3.1万余份。三是完善细胞产业人才支持政策。印发《关于深入落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加快引进优秀人才来津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从加快聚集青年人才、引进海外人才、提升人才流动便利度、支持人才创新创业、优化人才服务保障等5方面进一步提高我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和支持力度,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四是发布实施《天津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审议通过《天津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明确提出相关举措和要求,共7章、61条,是一部综合性人才立法,为我市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制保障。五是升级人才服务措施。实施“海河英才”卡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申领,拓展配套服务功能,创新“人才举荐制+直接发卡”模式,目前已为天津大学引进的新加坡院士杨杰圣等293名高层次人才发卡,会同相关部门在子女入学、住房安居、医疗健康等方面提供专属服务。
五、持续推进“细胞谷”和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建设。组织40余家医疗卫生机构相关负责人及天津市医学重点学科(后备)带头人等近200人参加卫生健康系统海河实验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促进实验室与医疗卫生机构深入沟通融合。组织市一中心医院、人民医院、中源协和、合源生物等医疗卫生机构和生物医药企业与实验室组建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联合体,搭建交流合作、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医教研学协同创新发展。
下一步,市级各部门将密切配合,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落实好现有政策,在政策实施中对细胞产业将给予重点关注,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或项目及时给予政策支持,助力高新区细胞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做好海河产业基金政策审查委员会牵头单位工作,根据项目实际需要,支持细胞产业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发展。二是结合生物医药产业链工作方案,继续支持细胞领域的科研创新和产业发展。加强产业技术创新,布局创新平台,深化产学研医合作,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医疗机构联合组建医工协同创新联合体,以临床应用促进技术或产品迭代发展。三是提升临床医学研究水平,借助国家和市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建设研究型病房,支持医疗机构承接企业临床研究项目,促进新产品转化应用。四是进一步加大细胞产业人才引育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支持和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细胞产业用人单位和人才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五是推动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创新机制体制建设,支持开展自主科研立项和成果转化工作,促进实验室与医疗机构实现资源共享和多学科交叉融合。
2024年4月24日
工作人员:姜晓帆 联系电话: 83608097
附件:
亲爱的朋友: 经系统检测,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改善你的体验,请升级新版IE11,新版EDGE,Chrome,火狐等浏览器。点击此处升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