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对市政协第十五届二次会议第0238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来源: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4-04-24 18:00

闫凤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速布局生命健康领域未来产业的提案,经会同市卫生健康委研究答复如下:

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产业运行基本稳定。2023年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53.1亿元,占比3.9%,工业增加值累计占比6.8%,增速为1.3%。龙头企业发展良好。天津市聚集生物医药企业近千家,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200余家,诺和诺德(15)、医药集团(36)、天士力集团(43)、红日药业(52)4家企业进入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有主板上市公司11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3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家,市级单项冠军企业13家。

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积极在未来产业领域谋篇布局,编制印发了《天津市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行动方案(2024年—2027年)》。行动方案以“优势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为主线,抢先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从技术驱动和应用牵引双向发力,大力培育未来产业新生态。

到2027年,未来产业布局态势基本形成,产业整体规模持续扩大,支撑全市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引领效能凸显,产业综合竞争优势和发展水平位居国家第一梯队。一是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需要,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成果;建设10家左右未来产业重点实验室、未来产业研究院、未来产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二是培育一批行业雏鹰、瞪羚企业,推动50家左右创新领军企业向未来产业布局,新增50家未来产业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是培育2家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5个左右未来产业先导区,形成一批未来产业集聚区。四是引进一批高层次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人才团队;加快产教融合发展,推动有关高校设置未来产业相关学科;在重点领域打造一批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加快推进一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我市产业优势,因地制宜提出在“下一代信息技术、未来智能、生命科学、空天深海、新型能源、前沿材料”等六大方向发展18个重点领域。具体为核心芯片、基础软件、WEB3.0、量子技术、终端外设、脑机交互、智能驾驶、人工智能核心芯片、人工智能生成技术、生物制造、细胞与基因治疗、空天技术、深海探采、氢能及储能、新型太阳能光伏及储能电池、可持续航空燃料、第三、四代半导体材料、特种烯烃衍生物。

市卫健委积极融入细胞产业发展,持续推进“细胞谷”和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建设工作。组织40余家医疗卫生机构相关负责人及天津市医学重点学科(后备)带头人等近200人参加卫生健康系统海河实验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促进实验室与医疗卫生机构深入沟通融合。组织市一中心医院、人民医院、中源协和、合源生物等医疗卫生机构和生物医药企业与实验室组建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联合体,搭建交流合作、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医教研学协同创新发展。

为推动未来产业发展,我们将实施“创新引领未来、强基助推未来、产业集聚未来、场景驱动未来、金融赋能未来、人才支撑未来”等六项工程。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前瞻布局、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重大专项组织实施,强化创新对未来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通过加快发展未来制造技术、积极布局战略科技力量、培育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夯实未来产业发展基础;通过布局建设未来产业集聚区、打造产业引领型未来企业、加速孵化中小型未来企业,形成未来产业集聚发展;通过推进应用场景项目示范、发布未来产业场景清单,有效利用场景应用助推未来产业发展;通过拓宽资金供给渠道、优化未来产业金融服务,有效利用金融市场赋能未来产业发展;通过加快高端创新人才引育、推进产教科教深度融合,有效集聚未来产业相关人才。


2024年4月24日

工作人员:姜晓帆    联系电话: 83608097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