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对市政协第十五届二次会议第0361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来源: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4-04-17 18:00

乔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布局混合式人工智能,促进我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提案,经会同市投资促进局、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研究答复如下:

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市加强顶层设计,出台配套政策,围绕智能终端、AI服务器、AI大模型等方面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加强顶层设计,推动产业发展。印发《天津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做了总体安排,为产业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发展智能制造的政策措施》《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将人工智能支持政策等纳入其中,围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人工智能支撑平台、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推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重大项目、平台建设等予以支持,AIPC相关研发涵盖其中。2023年,我市共计支持人工智能领域项目23个,支持金额1.03亿元,带动投资5.3亿元。如支持海光高性能云端人工智能芯片1000万元,面向训练和推理两种不同应用场景分别研发两款人工智能专用芯片,部分关键指标超越英伟达。

二、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集聚发展。瞄准人工智能+信创领域,加快打造人工智能集群,形成了高新区中国信创谷、经开区天河数字经济产业园、保税区联想创新产业园等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海光、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脑机)海河实验室等各类创新主体作用,前瞻布局AI芯片、通用高性能服务器等,脑机接口专用编解码芯片(“脑语者”)填补国际国内空白,飞腾云端训推智能芯片开展揭榜攻关,国内首款自主高速串行RapidIO控制器获2021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特等奖,曙光服务器最高人工智能算力达到15.832Pflops,思腾合力智算一体机实现智能服务器与智能芯片、操作系统、开发框架、应用软件的兼容适配。

三、AI芯片(服务器)产业生态逐步构建。我市汇聚海光公司、天津飞腾、中科曙光、元旭半导体、唯捷创芯、金海通半导体AI芯片(服务器)等重点研发及应用企业,并积极引育了一大批优质企业,推动产业生态建设。瀚博半导体自主研发的国产GPU 产品是国内首款功能涵盖渲染+AI+视频的GPU产品,已在中新生态城落地。联想天津零碳智造工厂全面落成,设有超过110个智能场景、两条高自动化智能主板贴片线、两条高自动化智能笔记本生产线。其中,智能笔记本产线自动化率达到60%,为行业第一;智能高速贴片生产线自动化率80%,贴片段自动化率92%,推动我市产业生态易驱完善。

四、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建设。成立了生成式通用智能专家咨询委员会、大模型产业联盟等,360发布国内首个“可信AIGC 大模型”——360智脑大模型、天津港启动全球首个港口大模型PortGPT的研发、天津大学党建武团队开展言语交互意图深度理解大模型研发、超算中心发布天河天元大模型并打造生成式智能全栈技术体系。“海河·谛听”言语交互意图理解大模型拥有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机器翻译、语音理解、知识问答、声纹识别等全链路言语交互技术。为推动AI大模型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更好衔接。南开大学联合国防科技大学、华为、腾讯、百度等多家单位,建立起全面、客观、高认可度的多维度大型语言模型的测评体系和平台,全面有效地衡量模型的综合能力和面向实际应用的能力水平,为我国大模型生态的构建提供重要保障。

五、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我市获批筹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推动天津超算中心开展基于异构算力设施的智能计算安全可控计算研究。组建天津市智能计算与生成式通用智能创新联合体,支持其聚焦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攻关,构建国产智能计算基础设施创新支撑环境,打牢国产生成式智能可持续发展的算力底座。成功举办天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高峰论坛,全国第一部智能路网行业蓝皮书发布,智慧交通车态感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天津中心)揭牌落地。

上述做法和政策与乔健委员所提建议基本一致。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所提建议,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具体如下:

1.打好核心技术攻关攻坚战,持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通过国家和地方的持续支持,形成自主可控、持续迭代的产业应用生态。坚持以用立业,强化场景驱动,面向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重点行业,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加快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2.夯实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这一底座。依托创新联合体、领军企业,开展CPU、GPU、智能操作系统研发应用,支持通用人工智能发展,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开展行业“大模型”的研发及应用推广,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在天津发展壮大。

3.积极推出一批“大信创”终端设备。发展兼容图形处理器(GPU)、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神经网络芯片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组件、通用高性能服务器、AIPC等。针对智能计算中心需求,推出高带宽、低延时的高性能数据中心交换机等,推动混合式人工智能发展。


2024年4月17日

工作人员:王华   联系电话: 83606658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