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桂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我市邮轮产业创新发展的提案,经会同河北区、红桥区、市文化和旅游局、和平区、市数据局研究答复如下:
一、发展现状和已开展的工作
邮轮产业是航运服务业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文化旅游产业不可缺少的高端业态。我市邮轮产业自2010年6月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开港运营发端,截至到2023年底,已有10家邮轮公司、20多艘邮轮在津运营母港航线,目的地包括日本、韩国、南太平洋岛屿等国家和地区,累计接待国际邮轮883艘次,出入境邮轮旅客超过430万人次,位居全国第二。自2023年邮轮旅游复航以来,为促进邮轮旅游繁荣发展,我市有关部门、重点区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锚定港产城融合发展目标持续提升邮轮母港功能。积极推进港产城融合,以打造国际先进水平的东疆邮轮母港为重点,加强区域联动和政策支持,激发邮轮经济新动能。东疆联合边检、海事、海关、金融部门及邮轮母港推出过境免签政策、智能机器人应用等多种服务保障措施,提升旅客通关体验。打通“邮轮+租赁”等创新模式,以东疆特色金融服务赋能邮轮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利用天津自贸试验区和保税港区的通关便利化政策,完成了我国首单国内物资保税邮轮配送业务,向建设“邮轮旅游岸上配送中心”迈出了关键性一步。深入实施“津滨”双城联动,推动河北区打造航运服务集聚区,积极拓展航运金融、海事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高附加值的邮轮服务业态,推动和平区建设小白楼国际航运服务业集聚区提升7座航运主题楼宇软硬件水平,激发区内航运行业活力、竞争力。此外,还在邮轮母港进境免税店、邮轮旅客海空联运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了邮轮产业链。
(二)拓展岸港联动的邮轮特色旅游线路打造亲海近海文旅新场景。推动天津港集团整合东疆湾沙滩、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东疆仓储式红酒展销中心、津港情怀六米码头主题餐厅、成卫东劳模创新工作室、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等一批独特性、标志性资源,创建天津港文化旅游区并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认定。2023年举办“向海乐活节”,推出了“日出东疆”、汽车文化消费季、航母海战主题体验、夜宿海洋馆等等,一批丰富多彩的亲海近海文旅新场景。同时,策划打造了“邮轮+天津文化游”、“邮轮+天津生态游”、“邮轮+天津乡村游”等特色主题线路。链接小洋楼、觉悟社、天津美院等资源,定制文博场馆游、红色精品游、艺术研学游等主题旅游线路,不断厚植京津冀区域辐射拉动势,2023年接待游客1.68亿人次、同比增长70.29%,游客日峰值达114万人次,近七成游客来自京冀地区。
(三)提升要素供给能力促进邮轮产业升级发展。数智赋能,提升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运营质效,构建“算力+应用平台+数据资产”商业模式,吸引更多行业垂直大模型,赋能邮轮产业转型升级;联合中电科电科院打造特色网络航运服务平台,发展航运平台经济。开放合作,借力2024第十七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天津国际航运展等大型邮轮产业展会,加大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新媒体等宣传力度,大力开展招商推介,深入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推进邮轮服务业产业导入。广聚人才,加快建设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等载体建设,发挥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作用,加快落实“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吸引创新人才聚集,进一步丰富邮轮产业人力资源。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为进一步推动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将会同市文旅局等职能部门及滨海新区(及东疆港保税区)等重点区域,在提升港口核心功能、发展邮轮及航运服务业、开拓邮轮特色新消费等方面持续发力,延展邮轮产业链条,加快培育邮轮领域新质生产力。
(一)是进一步擦亮天津邮轮旅游消费招牌。推动东疆邮轮母港及生态城、经开区等周边区域特色文旅产业发展,打造东疆湾沙滩具有港口特色的海上休闲运动基地,丰富水上娱乐项目,发展房车露营、帆船游艇等业态。加大邮轮旅游宣传力度,扩大天津邮轮旅游影响力,进一步吸引“京津冀”、“三北地区”腹地客源来津参加邮轮旅游,吸引国际邮轮来津访问,促进国际邮轮游客入境上岸游览。同时,加强对邮轮旅游市场秩序治理,督促旅行社加强自身建设,打击违法违规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黑社”、“黑导”提高员工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提升游客消费体验。
(二)是加强和合作交流拓展邮轮经济业态。聚焦高价值邮轮服务业态,发挥好港城联动资源禀赋优势,加快建设国际航运服务聚集区。以延伸邮轮产业全产业链、推动邮轮产业数字化升级发展、搭建邮轮产业联动合作发展平台等为着力点,推动建设邮轮、航运业产业联盟,利用展会平台等,开展精准招商引资和高效服务,紧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推动吸引中船邮轮相关板块来津成立邮轮运营、科技、研发等功能型总部,并强化邮轮、货代外贸、法务、金融等邮轮和航运配套服务企业加速聚集,努力构建以邮轮为特色的创新产业集群。
(三)是做优服务保障,强化人才支撑。以“海河英才”全面引才为基点,围绕邮轮产业需求,推动“粗放引才”向“精准引才”转变,积极推介就业、创业相关人才政策宣讲政策,为职介招聘等人才相关工作做好服务保障。同时,与外国语大学、交通学院、海运职业学院建立毕业生就业实习政策,借助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工作为船舶产业提供储备人才支持,形成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的服务体系。
2024年4月16日
工作人员:聂德雷 联系电话:15222331863
附件:
亲爱的朋友: 经系统检测,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改善你的体验,请升级新版IE11,新版EDGE,Chrome,火狐等浏览器。点击此处升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