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对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236号建议的办理答复

来源: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4-04-24 18:00

杨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顶层设计,推进细胞产业提质发展的建议,经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市税务局、市市场监管委、市科技局研究答复如下:

天津市细胞产业的科技创新资源和产业基础全国领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是国内最早开展干细胞研究的科研院所之一,衍生出我国最大干细胞产业链和产业群;建立了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干细胞工程产品产业化基地、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拥有中源协和,博雅干细胞,昂赛等一批细胞产业领域的优秀企业。

我市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细胞产业的发展,将细胞领域研究作为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支持细胞领域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产业化发展。

一、支持细胞领域创新研发。依托天津药物研究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建设了“天津市细胞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支持创新中心开展“细胞药物质控方法的研发及质控体系的开发和研究”,目前已完成2项专利申请书的提交,搭建了免疫细胞和干细胞基础研究平台、生物信息分析平台,并建立了2项细胞质控创新方法,正式启动质控平台的CNAS认证。

二是支持建设“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生命基本单元、围绕细胞生态体系、细胞生态与免疫、细胞生态失衡与重大疾病五个方向开展细胞治疗技术相关领域的先行先试和科研成果转化,着力强化在人才汇聚、多元投入、创新生态、产业支撑等方面的探索创新,推动各类创新资源要素向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加速集聚。目前实验室已经完成53个“揭榜挂帅”项目立项,产出一系列系优秀成果,以第一单位或通讯单位发表SCI论文450余篇,申请专利26项,储备33项待转化科技成果,累计孵化22家企业。

二、支持细胞领域产业化。贯彻落实市政府《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称《政策措施》),积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提出生物医药产业专属政策,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企业引进一类新药注册批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件,在津生产并形成销售的品种予以支持;对企业经研发获得批准文号的化学药1至5类、预防和治疗用生物制品1至3类、按照生物制品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1至2类、中药创新药、中药改良型新药、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同名同方药等首次在津生产并形成销售的品种予以支持;对企业获得FDA、EMA、PMDA、WHO等权威国际机构认证的药品予以支持。合源生物生产原研药物纳基奥伦赛注射液药物生产获得资金支持。

三、优化审评审批服务。一是联合天津滨海高新区管委会依托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建立天津市细胞产品监管科学创新发展基地,印发《天津市细胞产品监管科学创新发展基地建设总体方案》,举办天津市细胞产品监管科学创新发展基地启动仪式暨监管科学研讨会,共商促进我市细胞产品监管科学创新发展事宜。二是成功助推国内首款治疗白血病的原研CAR-T药品在津上市。颁发天津市首张细胞药物生产基地《药品生产许可证》,实现我市细胞治疗创新型药物生产基地“从0到1”的突破,2023年11月7日,合源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申报的纳基奥仑赛注射液(商品名:源瑞达)在津上市,这是我国首款获批上市的原研白血病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药品,为患者带来了新的临床用药选择。三是起草《天津市自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药品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明确细胞治疗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监管要求,为强化监管提供制度保障,以科学监管引领细胞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创造良好税收环境。关于建议中“针对细胞产业优化税收政策”方面,现阶段,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从临床研究到行业发展,为细胞产业发展新格局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一方面支持科技创新,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并明确作为一项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免征增值税等。另一方面支持医药产业发展,对医药制造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药品经营企业销售生物制品,可以选择简易办法按照生物制品销售额和3%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自产的用微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动物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制成的生物制品,可选择按照简易办法依照3%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细胞产业企业如符合相关政策条件,可适用上述税收优惠政策。

下一步,我市各部门将密切合作,加强研究、通力合作,制定符合产业发展所需的政策。并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继续支持细胞领域的科研创新和产业发展,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一是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支持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技术研发和转化;二是布局创新平台,继续支持、细胞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建设;三是深化产学研医合作,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医疗机构联合组建医工协同创新联合体,以临床应用促进技术或产品迭代发展。四是提升临床医学研究水平,借助国家和市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建设研究型病房,支持医疗机构承接企业临床研究项目,促进新产品转化应用。五是将充分依托税收大数据,加强税费优惠政策宣传辅导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不断细化“政策找人”服务举措,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帮助企业精准快享政策红利,助力我市细胞产业提质发展。


2024年4月24日

工作人员:姜晓帆   联系电话: 83608097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