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洪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预制菜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经会同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委、市农业农村委研究答复如下:
一、工作推动情况
“预制菜”一般是指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通过预加工与辅料调试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包括即食、即热、即烹、即配等食品。预制菜作为连接现代农业与现代食品产业的新兴产业,是市场给农业、加工业、仓储物流业等提出的新问题,是餐饮行业的新“风口”,市场前景广阔,对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对推动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近年来,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我市资源禀赋,树立大食物观,全力推动我市预制菜产业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
1、稳定地产农产品供给能力
鼓励预制菜加工企业明确原料采购标准,通过自建基地、订单基地等方式,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的模式,稳定原料供应。鼓励预制菜企业参与小站稻、蔬菜、畜牧、水产等农业主导产业和 “宝坻三辣” “七里海河蟹”“沙窝萝卜”等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建设。农业农村部门指导基地按照采购标准进行生产,打造预制菜产业相配套的农产品原料供应基地,提升农产品基地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水平和质量安全水平。2022年,粮食、大豆、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均超额完成农业农村部下达任务,实现十九连丰。蔬菜总产量256.53万吨、生猪出栏200.5万头、鸡蛋产量20万吨、生鲜乳和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52.7万吨、27.37万吨, “菜篮子”产品自给率保持全国领先,10个涉农区全部完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任务,地产农产品市级监督抽检合格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为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了稳定且优质的原料来源。
2、培育壮大预制菜加工企业
支持天津食品集团、中国通用咨询等大型企业集团牵头建设预制菜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建立完善智能化设计研发、生产加工、冷藏仓储、分拣配送体系,打造一批预制菜“领航型”龙头企业。强化优质中小企业培育,提高市场竞争力,逐步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创新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电商销售”“健康数据+营养配餐+团餐订制”等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预制菜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发行债券。目前,天食供应链集团二期、正和食品科技产业园等正在建设过程中,中国通用咨询天津项目部已同相关部门签约,有望2023年中期开工建设。
培育壮大存量预制菜加工企业,通过召开座谈会和深入企业调研等多种形式,了解预制菜加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协调相关部门对疫情防控、招工难等问题加以解决;同时宣传我市智能制造政策,鼓励企业申报智能制造项目,争取资金支持。截至2022年底,走访调研狗不理、迎宾肉、大桥道、莎家帮等预制菜生产企业20多家,并给予大桥道等企业智能制造资金支持。
做精做深农产品加工业,奠定预制菜市发展基础。以粮食、肉类、水产品、果蔬、乳制品、调味品等为特色主导产业的加工体系逐步形成,各涉农区在建设农业重点项目、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地方债专项发展项目、小站稻振兴计划等项目时,注重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项目,有力的促进农业研发、生产、储运、销售、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各个环节、各个主体紧密关联,农业全产业链不断延展,乡村产业供给能力提质增效。2022年,在疫情和经济下行的双重影响下,我市规上食品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54.29亿元,同比增长10.50%,发展势头强劲,为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生产基础。
3、加快冷链物流业发展
鼓励大型企业集团在津建立仓储、加工、冷链物流基地,鼓励滨海新区等有条件的区建立冷链集配中心,强化产地仓储服务。天津是商务部、国家标准委确定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试点城市”,是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重点建设城市。2022年,我市生态城中心渔港获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为我市促进冷链物流产业进一步发展增添了动力。依托滨海新区海港口岸资源,以中新生态城中心渔港、东疆保税港区以及沿京津走廊、津保走廊为核心承载区,中国北方国际冷链物流基地初具规模。截至2022年12月底,本市在营重点冷链物流企业冷库总容量超过160万吨,在建拟建项目8个(项目总投资约26亿元,冷库总容量约50万吨)。冷库总容量、人均冷库保有量均位居全国前列。中农批、优合集团、北京首农集团等已在滨海新区落户,建设冷链仓储企业。
2022年,商务部、财政部确定天津市等7省市为冷链物流发展重点城市,给予资金重点支持。利用中央加强农产品供应链建设资金,建设预制菜冷链仓储、加工、物流等基础设施,提升冷链流通支撑能力,推动形成“冷藏设施-冷链企业-冷链区域中心”一体化冷链体系,构建“原料-车间-餐桌”全程冷链闭环,2022年至2023年连续两年,每年获得中央1.7亿元用于我市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
4、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鼓励引导各区发展以预制菜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和乳制品、炒货、腌制菜、山货等小而精加工园区。聚焦我市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施小站稻、蔬菜、畜牧、水产4条农业全产业链载体建设行动,培育了现代都市型奶业产业集群、生猪产业集群,创建了宁河、宝坻、滨海新区、武清4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了蓟州区出头岭镇食用菌、西青区辛口镇精品蔬菜、北辰区双街镇花卉及循环农业、武清区梅厂镇精品葡萄和桃、津南区小站镇小站稻、宁河区岳龙镇辣椒、静海区台头镇西瓜、蓟州区下营镇山楂8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为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支撑,。
5、培育预制菜品牌
推动预制菜生产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培育一批质量过硬、社会认可度高、抗风险能力强的预制菜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提升附加值和软实力。推动天津“老字号”企业传承升级,挖掘品牌文化内涵,鼓励预制菜领军企业及其产品参与“三品标杆企业”认定、“津农精品”区域公共品牌评定。2022年重点推进津南小站稻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小站稻品牌入选全国首批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利用智能制造资金支持我市预制菜产业新项目建设、技术改造、信息化提升等,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对重点预制菜生产企业进行调研,利用各种展会等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企业知名度、美誉度。
6、构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批示要求,全面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管控措施,以及进货查验与记录、索证索票、标签标识、运输与贮存符合条件等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健全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完善预制菜行业监管机制,强化预制菜“从产地到餐桌”全程监管。严格落实预制食品生产标准,推动“明厨亮灶”向预制菜生产车间、中央厨房等加工环节延伸,确保预制菜食品安全。
二、下一步工作
根据我市预制菜产业现状,以及社会各方意见,我局会同
相关部门将做好以下工作。
1、继续打造预制菜产业相配套的农产品原料供应基地。2023年计划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50万亩以上;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75万亩以上,生猪出栏稳定在180万头以上,鸡蛋和生鲜乳产量分别达到18万吨和42万吨,水产养殖面积达到91万亩。打造30个高标准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加大地产农产品从种植养殖环节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监管,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达到98 %以上。
2、以大项目、龙头企业为引领,做强做大预制菜产业。发挥工信部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优势,协调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委等相关部门,加大支持力度,做强做大狗不理、天宝楼、莎家帮、大桥道等传统预制菜生产企业。推动天津食品供应链集团二期冷链加工基地、中国通用咨询天津项目经开区、宁河区、东丽区冻品加工和预制菜产业基地尽快建成投产。2023年力争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70家,产业化联合体达到18个,到2025年,培育2家以上百亿级预制菜领军企业,形成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格局。
3、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冷链流通支撑能力。积极同东疆港综保区、中心生态城及相关涉农区对接,鼓励相关企业利用中央加强农产品供应链建设资金,建设预制菜冷链仓储、加工、物流等基础设施,提升冷链流通支撑能力。2023年依托京津大都市群和全国农产品市场流通链条,畅通线下渠道,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探索建立高端消费市场产销衔接,新建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提高农产品产后储藏保鲜和商品化处理能力,建设一批现代化冷链基础设施,构建管理规范、产品可溯的综合冷链物流服务系统,打造京津冀一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
4、继续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工作,形成产业聚集区。加快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工作。2023年推进奶业、生猪2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积极创建小站稻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推进市级产业融合项目培育,力争培育2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市级农业产业强镇、20个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5、继续推动预制菜生产企业品牌建设工作,提升企业竞争力。鼓励预制菜领军企业及其产品参与“三品标杆企业”认定、“津农精品”区域公共品牌评定。2023年“津农精品”品牌数量保持在200个以上,开展第二届“津农精品”直播联赛,组织相关企业参加农交会、糖酒会等综合性展会,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
6、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预制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完善和加强预制菜产业食品安全监管措施,确保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支持建立预制菜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提高行业自律、参与标准化工作。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压实预制菜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发挥信用监督作用,开展预制菜企业诚信体系评价,加大对违法失信生产经营企业的约束惩戒。
通过以上努力,力争在5年内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园区;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预制菜全产业链研发平台;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预制菜龙头企业和单项冠军;迅速形成预制菜产业集聚效应,促进预制菜行业全产业链健康飞速发展。
2023年4月23日
工作人员:穆光宪 联系电话:83602773
附件:
亲爱的朋友: 经系统检测,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改善你的体验,请升级新版IE11,新版EDGE,Chrome,火狐等浏览器。点击此处升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