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对市十四届政协三次会议第1002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0-10-29 18:00

李玉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我市产业走向中高端的建议的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2020年,在之前智能制造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智能制造实践方式,以创新链驱动和产业链驱动为双螺旋,对标智能制造标准和产业体系,做好政策闭环、标杆示范、平台搭建、协同共享等措施,建立智能制造梯次发展路径和机制,形成多领域智能制造新模式、新业态。同时,与工信部和国家大院大所积极沟通配合,将天津打造成为全国智能制造相关标准、装备检测验证的示范城市。

一、继续做好相关企业调研。2020年,以武清、宝坻、滨海新区等区域为重点,深度精细化调研300余家企业。进一步梳理出智能制造赋能产业的相关规律。

二、完善市级标杆企业标准。为建立市级标杆企业评价体系,强化装备领域标准体系,结合我市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将建立天津市标杆企业标准、天津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2020年版)。同时,拟遴选40项市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10家市级标杆企业。

三、打造市级政策闭环体系。在机器换人、首台套、新模式应用、试点示范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增加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智能制造应用场景专项,完善了政策体系。从智能制造供需两端,为企业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利用相关政策,计划遴选40家市级数字车间、智能工厂。

四、发挥标杆企业示范作用。通过开展10场以上智能制造相关行业对接会,利用国家和市级标杆企业示范引领作用,给予我市企业提供实施智能制造的经验和路径。同时,邀请山东、上海等省市的国家级标杆企业走进天津,为我市企业介绍先进经验和具体做法,进一步提升我市企业智能制造水平。

五、用好智能制造各类平台。在纸媒平台方面,编制天津市智能制造案例集,向全国推介我市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和成果;在政策平台方面,听取企业和专家意见,用好国家政策,完善市级政策,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在会议平台方面,在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上,重磅推出我市首批标杆企业、案例集以及相关智能制造标准,在联盟协会平台方面,以机械装备、电池、机器人、汽车等产业为重点,以国家和市级专家诊断行、智能制造对接会为手段,为我市企业提供相关服务。

六、加强相关单位协同配合。与工信部积极沟通,在智能制造产融结合、智能制造发展指数等方面,将天津作为全国试点城市,为今后我市智能制造发展打下基础;与仪综所、机械研究总院、电标院、信通院等国家大院大所沟通对接,参与到我市相关行业规划研究、智能制造案例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市级标杆企业评选等工作;继续做好与市级各部门、各区工信部门协调配合,完善人才培养、产融结合、政策宣贯等工作。

七、完善智能制造项目库。2019年项目库的基础上,通过精细化调研、政策引导、平台共享等措施,计划增补2020年的重点数字车间、智能工厂储备项目,并建立智能制造项目种子库、孵化库、重点库。同时,增加行业项目库,为行业对接会、智能制造产融对接、绘制智能制造地图打下基础。

八、搭建智能制造产业地图。截至目前,通过与高新区、北辰区、津南区等区县的深入合作,收集整理产业基础数据,并与400家企业的深入调研相结合,为产业地图分析提供有力支撑,已为北辰区建立了产业地图展示模型。2020年围绕一库、一图、三体系、四平台打造产业地图综合平台,一库即产业基础大数据库,一图即产业地图,三体系即产业标准体系、产业引育体系、产业导航体系,四平台即产业数据平台、产业分析平台、产业决策平台、产业服务平台。

九、建立相关行业应用场景。利用市级首台套重大装备和智能制造应用场景等政策,以机器人、医疗器械、航空装备等重点领域,计划打造电力巡检、海洋牧场、医疗展示、飞行模拟等3-5个智能制造应用场景,为我市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空间。同时,为加强产业链配套,以我市多类型装备为核心,以相关企业为载体,重点打造装备协同应用场景。

20201029

工作人员:赵鹏     联系电话:15522726620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