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促进我市制造业发展的建议》已收悉,感谢对天津制造业的关心和支持。经研究答复如下: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将天津打造成为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和智能化解决方案的策源地、生产地”的目标,围绕“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定位,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积极探索智能制造实践方式,将以创新链驱动和产业链驱动为双螺旋,对标智能制造标准,做好政策闭环、标杆示范、平台搭建、协同共享等措施,建立智能制造梯次发展路径和机制,形成多领域智能制造新模式、新业态。同时,与工信部和国家大院大所积极沟通配合,将天津打造成为全国智能制造相关标准、装备检测验证的示范城市。
一、继续做好相关企业调研。通过全年对400余家企业的深度精细化调研,充分总结、分析问题,归纳出智能制造痛点和难点,梳理出了智能制造赋能产业的相关规律。特别是,探索出了企业规模、水平与所需政策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便于对企业进行分类施策、精准培育,梳理出了汽车、机械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在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升级周期缩短、产品不良率降低等方面效果显著。在2020年,以武清、宝坻、滨海新区等区域为重点,计划深度精细化调研300余家企业。进一步梳理出智能制造赋能产业的相关规律。
二、完善市级标杆企业标准。为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强化装备领域标准体系,推动重点领域标准化,我局对标国家标准、结合我市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建立了五大模式、十大重点领域的数字车间、智能工厂认定标准。将建立天津市标杆企业标准、天津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2020年版)。同时,拟遴选40项市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10家市级标杆企业。
三、做好国家政策申报工作。依托国家工信部首台套、系统集成商等政策,计划向国家推荐20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3-5家国家级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1-2家国家级标杆企业,争取我市获得更多国家支持。
四、打造市级政策闭环体系。利用市级智能制造相关政策,建立了以首台(套)装备应用、机器换人、智能制造新模式、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为代表的政策体系,指导企业形成梯次进阶的智能化改造路径。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增加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智能制造应用场景专项,完善了政策体系。从智能制造供需两端,为企业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我局将在今年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更大程度的加大试点示范支持力度。同时,利用相关政策,计划遴选40家市级数字车间、智能工厂。
五、用好智能制造各类平台。在纸媒平台方面,编制天津市智能制造案例集,向全国推介我市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和成果;在政策平台方面,听取企业和专家意见,用好国家政策,完善市级政策,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在会议平台方面,将在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上,重磅推出我市首批标杆企业、案例集以及相关智能制造标准,在联盟协会平台方面,以机械装备、电池、机器人、汽车等产业为重点,以国家和市级专家诊断行、智能制造对接会为手段,为我市企业提供相关服务。
六、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在汽车、新能源、高端装备、智能制造领域,与国家大院大所开展合作,形成相关产业情况报告。与工信部积极沟通,在智能制造产融结合、智能制造发展指数等方面,将天津作为全国试点城市,为今后我市智能制造发展打下基础;与仪综所、机械研究总院、电标院、信通院等国家大院大所沟通对接,参与到我市相关行业规划研究、智能制造案例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市级标杆企业评选等工作;继续做好与市级各部门、各区工信部门协调配合,完善人才培养、产融结合、政策宣贯等工作;同时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组织三地企业对接活动。
七、推动大数据产业链发展。不断深化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是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布局,积极承接首都外溢创新资源,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数据产品,围绕龙头企业充分挖掘我市产业潜力,打造大数据试点示范的天津名片。二是是积极配合工信部继续推动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评估工作,推动大数据企业贯标。着力构建我市数据管理标准体系和数据管理能力培育工作机制,推进数据管理能力培育工作,不断引导和提升我市大数据企业数据管理能力,增强企业对大数据的认知,提升数据资产价值。三是发挥大数据试点示范项目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强化宣传和引导,协助企业间开展交流合作,发挥试点示范的引领带动作用。四是充分利用专项资金、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优秀企业和优质项目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我市大数据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生态。
八、积极引进相关人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我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发展需要人才支撑,近年来,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和服务上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通过举办华博会等活动,去年引进洽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海外项目40余个,占大会全部对接项目的17%;实施“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在各领域选拔培养第一层次人选875人,覆盖了我市优势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选拔培养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人选近100人;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高研班,全年组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讲座7期,培训人数500余人。
下一步,围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人才引育,我们将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海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人才引进。夯实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平台,积极组织“海河英才”国际创业大赛、华博会海外人才项目对接洽谈会、网上交流洽谈会等活动,争取对接引进更多优秀人才。二是进一步改善激励评价机制。建立以能力水平和业绩成果为导向的职称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三是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积极选拔人工智能领域的“131”创新型人才,推动继续教育高研班资源向前沿科技领域倾斜。四是进一步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和科研机构博士后培养。同时,积极推动人工智能领域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厚植培养土壤,形成我市人工智能后备人才的蓄水池。
2020年10月16日
工作人员:赵鹏 联系电话:15522726620
附件:
亲爱的朋友: 经系统检测,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改善你的体验,请升级新版IE11,新版EDGE,Chrome,火狐等浏览器。点击此处升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