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工民主党天津市委员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积极争取首都资源,加快打造“天津智港”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对天津工业的关心支持。《建议》落实国家战略,立足天津特色,跟踪发展潮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借鉴性和可操作性。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全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积极抢抓第四次工业革命新机遇,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以智提质,以新促兴,着力推进智能科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打造“天津智港”。
一是大力培育智能科技产业。2020年上半年,智能科技产业实现营业收入超2000亿元。深入落实《天津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飞腾超级计算处理器、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创新平台等重大项目建设,360上市公司、紫光云总部、华为鲲鹏生态相继落户我市,云账户等一批企业快速成长,中国电子整合国产操作系统资源,在我市组建麒麟软件有限公司,加快打造国产操作系统的“国家队”。“天河三号”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完成关键技术指标验证,全球首款脑机接口专用芯片“脑语者”正式发布,新一代桌面处理器FT-2000/4研制成功,飞腾FT2000+高性能通用64位CPU实现量产,全国首款120吨自动导引重载货运车投入试运行。
二是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截至今年7月累计注册企业超1600家,注册资金160亿元,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示范基地、智能制造科创中心投入运营,百度创新中心、京东云创空间、深之蓝等一批优势项目纷纷落户。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采用市场化运营模式,12个承接项目落地建设,新松机器人核心部件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投产,合众汇能、博宇PBN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合作,推动航天云网平台落地天津,中国电信京津冀大数据基地项目正式开工。与京冀工信部门签署进一步加强产业协同发展备忘录,在产业链协同、共建合作载体、搭建交流平台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三是深入推进智能科技领域关键技术研发攻关。通过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等科技计划项目,支持智能科技领域科技创新发展。2019年科技支撑计划指南中,设立混合增强智能、知识图谱及分析推理技术等研发方向。2019年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重大专项中,支持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打造应用示范,创新采用“揭榜制”和“里程碑”管理,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创新。成功引入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天津中心,建立中科院北京分院天津创新产业园运营公司,组织科研院所“津门行”、中科院技术对接会等活动;充分发挥智能制造专项资金作用,吸引滨海新区人工智能军民融合创新中心、中科无人机研究院、哈工大机器人研究院等大院大所落地天津。落实与清华、北大签订的协议,推动清华高端院、清华电子院、北大信息院等创新平台强化研发创新,获批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通产学研“最后一公里”。
四是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成功举办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发来贺信,TCL北方总部、国美智能等一批优质项目相继落户,打造天津城市“新名片”。发挥智能制造专项资金政策作用,累计支持四批911个项目,安排资金36.4亿元,建成75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工业企业上云突破6000家。中新生态城获批国家智慧城市优秀解决方案。海尔全球首个智能+5G智慧园区建成投用。中汽研、沃德等7家企业获批工信部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案例,位列全国第二。天津飞腾“神经网络芯片”等7个项目入选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挂帅项目”计划。
五是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2017年4月,市委、市政府设立海河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建设研发制造能力强大、占据产业链高端、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截至2019年底,海河产业基金协议认缴规模1150亿元,在清科“政府引导基金30强”榜单中跃升至第5名。其中,海河产业基金大力加强与北京投资机构和产业资本合作,积极对接中电科、中电子等央企资源,将央企新增产业项目导入天津;导入民营龙头企业,推动紫光云等一批项目由京入津。
六是着力强化人才支撑。出台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智能科技产业人才引育专项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支持人工智能领域重点企业引才聚才、创新发展。截至2019年底,累计引进各类人才24.8万人,平均年龄32岁,本科以上学历占75%,其中,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业人员人约6万人。据第三方调查,引进人才中超过30%原工作地在北京。出台了《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认定暂行办法》,认定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485家。深入实施“千企万人”支持计划,支持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企业优先申报,截至2019年底,全市1200多家重点企业入选,累计支持企业引进和培育人才约1.6万人。组织“津洽会”人才智力引进、“华博会”海外高层次人才对接洽谈会、京津冀人才岗位征集发布等活动,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签订人才战略合作协议,与50所高校共同发布《校地人才合作天津倡议》,围绕人才引进、智力共享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其中20余所高校来自京冀。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围绕打造“天津智港”,积极推进智能科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着力构建以人工智能产业为核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引领、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新型智能基础设施为关键支撑的智能科技产业新体系,为建设人工智能先锋城市注入新动能,为打造“五个现代化天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塑造新引擎。
一是着力发展智能科技产业。以滨海新区、西青区、武清区、津南区等为重点,着力打造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软件、大数据、5G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实施中芯国际二期扩能、中科曙光基地二期、三星电机陶瓷电容三期、电装电子第二工厂、立联信通信器件产业化等一批重大项目,推进高端软件首版次应用,加快麒麟操作系统建设,打造1-2个“国家软件名园”,争创“国家软件名城”。打造全国领先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基地,开发部署一批基础性、前瞻性的开源项目,打造国内一流的开源社区。以麒麟、飞腾、南大通用、360等企业为龙头,补齐产业链短板,形成国产软件“天津产品群”。
二是着力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强化三地工信部门协同联动,落实京津冀工信部门产业协同发展备忘录,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京津冀共同优势产业,深入研究梳理产业链,明确定位、确定布局,共同规划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链,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加强项目对接,进一步落实承接能动机制,积极对接天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需求清单中的重大项目,争取更多项目落地见效。围绕重点产业链上下游,组织重点企业开展专业对接活动,实现精准对接。持续推进“一基地三区”项目化清单化支撑体系建设。支持载体平台建设,支持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等一批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配合武清区打造“通武廊”协同发展示范区。
三是着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进一步落实《天津市关于进一步支持发展智能制造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的支持力度,拓展支持范围,对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深入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持续深化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在重点领域推进离散型和流程型智能制造以及网络协同制造,2020年全市数字车间、智能工厂突破100个。支持国家级、市级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全年认定10家市级示范企业。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应用,上云企业突破6000家。大力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服务商,力争培育3-5家国家级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四是着力强化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推动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持续强化政策创新,壮大智能科技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可示范的经验做法。重视发挥高校、院所创新源头优势,推动政策叠加、资源叠加,打造“双创”聚集区。充分发挥清华高端院、清华电子院、北大信息院、军民融合院、中科智能识别院、滨海新区信息创新中心等科研院所作用,强化核心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助推产业发展。支持鼓励科技领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围绕优势行业领域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孵化器,通过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专业化、定制化增值服务,符合条件的优先纳入市级培育体系。强化绩效评估,将专业化服务情况纳入绩效评估重要内容。
五是着力强化资金和人才支撑。组织海河产业基金管委会各成员单位及基金管理公司,继续借助首都资源,支持海河产业基金市场化运营,全面提升基金在新动能引育方面的功能,进一步推动我市智能科技产业发展。以“海河英才”行动计划为抓手,持续完善人才政策措施,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发展,吸引首都人才来津创新创业。落实好《天津市“项目+团队”支持服务实施办法》,重点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集聚一批高端科技项目和领军人才团队,为入选团队配备人才服务专员,定制服务清单,在创业启动、平台建设、团队引进、成果转化、薪酬待遇、人才评价等方面提供主动服务、专属服务。聚焦新动能引育工作,出台进一步加快集聚高端人才专项行动计划,在人才引进、培养、服务等方面,加大对人工智能等新动能领域的支持力度。定期赴人工智能领域重点企业开展专项服务工作,宣讲解读政策,指导申报人才支持专项,帮助解决人才引进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和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试行更加积极的人才落户政策,加快吸引首都人才。
贵单位的相关建议,我们将认真学习参照,及时纳入工作中,推动提案建议落地落细。对于以上回复有不满意的地方,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全力做好相关工作。
2020年10月27日
工作人员:高建 联系电话:83605783
附件:
亲爱的朋友: 经系统检测,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改善你的体验,请升级新版IE11,新版EDGE,Chrome,火狐等浏览器。点击此处升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