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对市政协第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094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1-04-29 18:00

林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天津智慧城市建设与智能科技产业融通发展”的提案,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我市关于智能科技产业建设战略部署,以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发展为主攻方向,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产业突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智能制造推广和生态环境营造等五大具体行动,强化制造业供给,扩大智能制造需求,以产业数字化赋能全面激发企业新活力,提升数字产业新能级。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组织制定智能科技重点领域10个专项行动计划,整合优势资源,进一步优化智能制造专项资金政策,设立百亿元智能制造专项资金和千亿级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基金。对全市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行了顶层谋划,提出了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和市场监管体系、拓展数字化公共服务等6方面具体工作。全面谋划新动能引育工作,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实创新发展底盘。借助“双万双服促发展”平台,为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搭建平台,营造更多应用场景助力企业发展。

二是市区联动打造智慧城市样板间。滨海新区基于数字孪生底座打造的1+4+N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体系,实现以运营管理中心为核心枢纽,以信息模型为数据载体,打通信息孤岛和业务壁垒,实现从规划、建设到管理的全过程、全要素数字化和虚拟化、城市全状态实时化和可视化、城市管理决策协同化和智能化。智慧滨海建设于2018年底启动,20196月份投入运行。

三是强化项目支撑。围绕360安全大脑、华为“鲲鹏”生态、中汽研车联网等项目,探索丰富应用场景,构建开放融合、创新发展的产业生态。充分发挥智能制造专项作用,扶持了曙光、普泰国信、通卡、龙网科技等一批优质企业项目,推动智慧平安社区、智能公交便民服务系统、智慧城市大数据融合分析等项目建设,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项目支撑。引导企业打造“互联网+”云服务平台,加强与浪潮、航天科工、海尔、格创东智、紫光等国内知名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合作,推进国内工业互联网服务资源汇聚。引入海尔集团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资源,在津积极建设本地化平台、示范线和服务展示中心。推动紫光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创新平台项目、宜科工业互联网赋能测试平台、天河超级计算工业互联网平台、赛象科技橡塑机械MRO工业互联网平台、精益数字云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一批跨行业跨领域、行业性区域级平台建设,加快构建本地化平台服务体系。

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市人社局坚持以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为抓手,聚焦信创等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着力在人才引进、培养和服务等环节提高工作精准度,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取得明显成效。人才规模持续扩大。以“双一流”高校招聘、高层次和紧缺需求发布、海外人才创业大赛为主体的招才引智渠道基本形成,“海河英才”行动计划累计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从业人员1.7万名、人工智能产业从业人员1万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以“项目+团队”重点培养专项、信创职称评价体系和技能培养载体建设为主线强化智能科技和信创产业人才培养,新设网信和技术经纪2个职称专业,5000余人获得职称,其中中级以上职称2200余人;6名信创领域高层次人才入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项目+团队”重点培养专项信创类项目入选比例达到40%13家重点企业设立企业培训中心。服务机制高效运行。建立人才服务专员队伍,打造人才服务专家团队,对重点企业实行靶向支持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定向适配政策,帮助华海清科、中芯国际等140余家重点企业解决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就业见习基地设立等各类问题150余项。

   五是加强学科产业对接。20209月,市教委组织我市各高校围绕我市1+3+4产业体系编制了学科产业对接链图,初步形成了高校学科专业链、人才培养链与服务企业链有机衔接,引导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目标聚焦我市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需求。目前,各高校第一轮绘制的学科产业对接链图已经完成。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卫星及应用产业、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等信创领域梳理了我市高校能够与相关企业对接的学科及创新团队。

六是促进校企对接,加强人才培养。启动天津市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确定10所高校为天津市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单位。市教委、我局、市人社局等相关单位,走进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信创领域校企对接活动。持续实施“天津市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加强我市高校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建设,支持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工智能相关学科申报一级学位授权点,加快人才培养步伐。2020年,全国新增学位授权审核工作,重点支持我市高校申报信创产业相关领域授权点,重点支持设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新兴交叉学科。2020年,在首批天津市级一流课程中,南开大学“数据结构与算法”、天津大学“智能医学导论”等人工智能领域课程入选。依托我市职业教育资源,大力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持天津渤海职业学院、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工业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开设“智能控制技术”专业;支持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智能控制、制造领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支持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天津滨海汽车职业学院开设“汽车智能技术”专业,为汽车智能、车联网领域输送技术技能人才。

四、加强人才引进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继续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技术发展,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应用,充分发挥智能制造专项作用,围绕自动驾驶、轨道交通、建筑信息建模、智能数据分析等领域强化项目支撑,扶持一批行业应用软件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支撑。加强与国内服务商的沟通合作,推动培育综合性解决方案商和平台企业,培育跨行业、跨领域平台,重点发展行业性、企业级或区域级平台,促进工业互联网协调发展,推进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双创”平台建设。

二是加大引才力度,完善育才机制。征集发布高层次和紧缺人才需求目录,组织“双一流”高校招聘、“海河英才”信创专场招聘、“津洽会”人才智力引进等大型活动中,设立智能科技和信创产业专区、开展专场推介。完善信创职称评价体系,推动形成信创领域专业全覆盖,支持龙头企业开展职称自主评审。实施信创自主创新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安排公共培训、高端培训、实践培训等各类活动。实施“项目+团队”重点培养专项等人才项目过程中,提高信创产业项目和人才入选比例。

三是打造品牌活动,优化服务保障。举办全国信创与人工智能发展博士后论坛,开展论文征集、企业对接、创新成果交流、人才引荐活动,打造信创人才品牌。组织“海河英才”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设立信创领域板块,吸引海外人才参赛,加大服务对接,对于重点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对接,集聚优秀参赛项目落实落地。实施靶向支持机制,持续提升人才服务专员服务能力,通过强化培训、考核上岗等方式优中选优,打造一支人才服务专家队伍,对重点企业建立常态化人才对接服务机制。实施“科创企业评职称”专项服务,为智能科技和信创领域资本市场上市企业的研发团队提供精准职称评价,提升企业创新实力。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工业互联网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今后对我局相关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1429  

工作人员:文晓洲

联系电话:83608040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