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对市人大第十七届五次会议第0805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0-04-02 18:00

张婷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依托天河打造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天津分中心的建议”的提案,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全新工业生态、关键基础设施和新型应用模式,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近年来,我市相关部门通过强化政策支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培育试点示范等多项举措,夯实工业互联网发展基础,助推我市制造业转型发展。

一、 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

一是加大工业互联网等智能科技产业人才引进力度。我市出台实施了“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智能科技产业人才引育专项行动计划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措施,大力支持互联网等智能领域重点企业引才聚才、创新发展。截至2019年底,累计引进各类人才24.8万人,其中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业人员人约6万人。出台了《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认定暂行办法》,下放企业引才自主权,实行“企业提名单、政府接单办”的引才政策。深入实施“千企万人”支持计划,引育高端紧缺人才,截至2019年底,累计支持企业引进和培育人才约1.6万人。组织“津洽会”人才智力引进、“华博会”海外高层次人才对接洽谈会、“双一流”高校专场招聘会、人才岗位征集发布等活动,邀请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重点企业参加,为企业搭建人才引进、项目对接、成果交流平台。

二是加大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力度。每年在全市选拔培养100名“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以两年为一个培养周期,给予10万元资助,为每名人选制定“一人一策”的个性化培养档案,并组织开展个性化、高端化、国际化培养等措施。2011年至今,共选拔培养第一层次人选875人,其中工业互联网专业人才60余人,平均年龄43岁,成为工业互联网专业人才的生力军和重要后备力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公共实训基地、职业院校,依据自身条件,申请市级、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通过认定的给予政策支持。鼓励企业设立大师工作室,被认定为市级、国家大师工作室的分别给予建设资金支持。支持企业开展企校合作培训,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实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落实新型学徒制培养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借助职业院校的师资资源、课程项目等优势,开展企校合作培训,促进学用结合、训用一致。对开展企校合作培训的企业,按照我市职业培训成本目录标准,给予相应的培训补贴。

三是营造人才创新创业良好环境。2019年末,天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天津市“项目+团队”支持服务实施办法(试行)》,重点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加快引育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项目+团队”,为入选团队配备人才服务专员,定制服务清单,在创业启动、平台建设、团队引进、成果转化、薪酬待遇、人才评价等方面提供主动服务、专属服务,营造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良好氛围,助推工业互联网等领域高质量发展。聚焦人才安居需求,出台实施《天津市人才公寓认定支持办法(试行)》,认定市级人才公寓100万平方米,给予民水民电、不超过市场价70%的租金等优惠政策,着力解决引进人才安居问题,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人才环境。

二、在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方面

一是充分发挥海河产业基金作用。在海河产业基金下专门设立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母基金,其中,工业互联网被列入“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母基金投向指引目录(白名单)”,适用“提高财政资金出资比例”“财政资金先行投资”“加大收益分配让利力度”和“重大项目一事一议”等四项支持政策。专项母基金设立方案出台,有效提升了政策影响力和吸引力,拉动了一批专项母基金在津落地。

二是进一步修改完善智能制造专项资金政策。我市已将支持工业互联网相关领域发展纳入智能制造专项资金政策,对推动我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起到一定积极作用,针对代表提出的单点支持力度不足、部分政策限制条件较多等问题,我们正在联合有关部门对现行智能制造专项资金政策进行修订,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予以完善:一是加大支持力度,健全阶梯化资金支持标准体系,对引导带动作用明显、投资较大、层级较高的示范项目,提高资金支持上限,使大项目、好项目获得更多资金扶持,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项目支持力度。着眼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部委在中央基建重点项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科技重大专项等领域的重大试点示范工程,紧紧围绕国家智能科技产业战略导向,发挥智能制造等专项资金配套支撑作用,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投入,打造一批我市精品示范项目。

三、充分发挥试点示范项目引领作用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先尝先试,推动紫光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创新平台项目、宜科工业互联网赋能测试平台、天河超级计算工业互联网平台、赛象科技橡塑机械MRO工业互联网平台、精益数字云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一批跨行业跨领域、行业性区域级平台建设利用智能制造专项资金给予重点支持,加快构建本地化平台服务体系。同时推动格创东智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服务落地,以点带面,加快形成区域服务能力。遴选了一批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服务机构,围绕企业转型升级中的核心问题和真实现状,帮助企业开展咨询诊断,为企业“把脉会诊”,结合企业发展战略,找到应用实施工业互联网与战略实施计划的结合点,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取借鉴您所提建议,从加大人才引进,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强化示范引领等多方面,夯实工业互联网发展基础、优化发展环境,为我市制造业发展提供新动能。

一是加强政策环境支撑。以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母基金为抓手,支持海河产业基金市场化运营,全面提升基金新动能引育功能;同时不断优化智能制造专项资金政策,将政策用好用足,引导智能科技产业加快发展,切实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二是加快人才引进和服务。深入实施《天津市“项目+团队”支持服务实施办法(试行)》,重点遴选一批技术水平高、产业发展前景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创业团队,给予团队建设资助,以及团队带头人个税奖励、企业贷款贴息等支持,加快培养集聚一批工业互联网领域高端科技项目和领军人才团队。完善引进人才购房安居、子女入学、小客车摇号竞价等生活保障。建立“海河英才之家”,配套学习、娱乐、健身等设施,为人才提供“线上+线下”生活保障和关爱服务。

三是加强工业互联网领域人才培养。组织开展高研班项目,鼓励企业借助职业院校、培训学校、行业领先企业优势培训资源,开展新型学徒制、项目定制、师带徒等特色培养,多样化培养所需技能人才。

  四是加强示范项目培育。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及面向行业、特定应用场景或企业级、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应用,面向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石化、冶金等我市现有基础条件较好的细分行业或应用场景,培育一批满足制造企业的工艺及能耗管理、流程控制优化、智能生产管控、产品远程诊断、设备预测性维护、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服务需求的行业性或特定应用场景工业互联网平台。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工业互联网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今后对我局相关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042  

工作人员:李媛

联系电话:83608069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