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威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北斗全空间智慧感知网的建议”的建议,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大力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发展
一是统筹军民空间技术设施,完善北斗导航卫星数据共用共享机制,加强卫星大众化、区域化、国际化应用;二是积极推进商业航天制造与运营产业,提升北斗导航卫星应用领域的技术创新、研发制造、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水平,推动北斗导航卫星装备及应用产业规模化发展;三是依托国家卫星通信互联网系统工程,面向全系统864颗卫星组网需求,推动打造先进整星生产线集成中心,实现年产100颗卫星能力、兼容1000kg以下卫星的能力;四是积极参与民用通信卫星商业运用平台建设,拓展应用领域。支持航天北斗应用中心、“航天云检”“云检商城”等项目建设,拓展航天技术应用场景。
二、积极开展多行业智能应用
1.公安领域。随着北斗三号系统的全面建成和5G时代的到来,“北斗+5G”的应用领域正在逐步扩大,我局可以借鉴客运企业GPS动态监控管理平台应用经验,协助行业主管部门向危化品运输车、工程渣土车等重点车辆运营企业进行推广,建立“北斗+5G”动态监控管理平台,强化企业安全隐患自检自查,实现重点车辆的动态轨迹监控数据对接,为行业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强化安全管理提供有力抓手。
2.城管业务。持续推进违法占路经营治理工作,结合全市容
环境综合整治、“创文”、“创卫”等工作,压实属地街镇执法
主体责任,强化日常巡查管控,针对重点地区、道路加大执法巡
查频次,实施常态执法管理。执法过程中,遵照国家住建部提倡
的“721”管理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式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加强执法装备管理,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打造干净、整洁、靓丽
的城市环境,助推我市高质量发展。
3.交通管理。我市交通运输行业下一步会积极推进北斗系统在公路和水路基础设施、运输物流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和创新应用。在桥梁、隧道、边坡等基础设施中开展北斗系统应用研究,为基础设施结构监测提供技术支撑。积极推动北斗系统全面融入出行服务,加大北斗系统在城市公交、出租车、网约车、共享单车等领域的应用,积极推进新能源车辆使用北斗系统。鼓励创新北斗系统应用模式,融合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北斗自由流试点应用,推动自动驾驶车辆应用北斗系统。
4.智慧景区。结合文化和旅游系统工作实际,我市将推进文博场馆5G基站、景区监控系统建设,力争完成局属单位5G基站建设任务,4A级以上景区的监控系统覆盖率达到90%。同时,积极协调各A级景区属地政府或职能部门,推动智慧景区建设,借助智慧服务提高景区服务质量,提升管理水平,全力推进我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5.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智能管控方面,探索构建集视频监控、在线监测、污染源识别为一体的入河排口智能化监控管理体系,实现重点河道及入河排污(水)口的长效化、规范化管理。利用高分等多源遥感数据、地面观测数据,开展了自然生态空间生态系统质量与服务功能观测、评估、人类活动监管,提升我市重要生态空间生态系统感知能力。
大气污染移动源监管方面,目前已基于卫星定位、物联网与大数据,开展了移动源活动水平与排放情况监控与评估技术体系建设,通过智能感知手段,实时动态监控与评估移动源空间状态与排放活动水平,利用新技术手段有效提升我市移动源监管智慧化水平。
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建设方面,整合现有业务系统资源,形成生态环境综合监管平台,内容涵盖涉农区秸秆露天焚烧视频监控系统、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声环境自动监测、移动污染源监管、排污许可后监管、生态环境移动执法等。逐步推进生态环境管理主要业务信息化全覆盖。
2021年4月24日
工作人员:李尧 联系电话:83602784
附件:
亲爱的朋友: 经系统检测,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改善你的体验,请升级新版IE11,新版EDGE,Chrome,火狐等浏览器。点击此处升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