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路|吉鸿昌: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来源:天津日报 发布时间:2021-05-14 15:25

1934年11月9日晚上,天津国民饭店,两名男子突然闯入45号房间,对屋内以打麻将为掩护、实则开展抗日活动的几人开枪射击。一人当场死亡,一人伤及右肩后被捕……消息一经传出,舆论哗然,因为被捕的人就是当时的抗日名将吉鸿昌。

吉鸿昌将军旧照 图片来自:天津日报

1895年,吉鸿昌出生于河南一个贫苦家庭,他有过很多外号,老家人叫他“扁担楞”,是因为打小就是硬骨头,不愿被人欺,每次打架闯祸,父亲知道后往往抡着扁担追着揍;1913年的秋天,吉鸿昌不满18岁,赶上冯玉祥在河南郾城招兵,身高1米96仪表堂堂的少年就此应征入伍,此后十数年间,从士兵递升至军长,因为骁勇善战,有胆有谋,在西北军中人称“吉大胆”。

率领抗日同盟军收复被日伪军占领的国土;胸前悬挂“我是中国人”的木牌,以此明志,大长民族气节;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一名旧军人成长为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戎马20余载,风云涤荡,西北军将领吉鸿昌气势如虹地书写了一部人生传奇。

“九一八”事变后,爱国人士纷纷在天津开展抗日救国活动,吉鸿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1932年,吉鸿昌曾上书并面见蒋介石,要求带兵抗日,谁知却遭到了蒋介石的拒绝,也是这一年的4月,37岁的吉鸿昌在天津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第一笔党费就交了整整6万大洋。

“像许多老一代的革命家一样,吉鸿昌走过了从爱国主义到共产主义的发展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和领导下,他坚定不移地进行抗日斗争。”历史学家和党史研究专家胡华曾如此评价吉鸿昌。

这名抗日将领生前最后一段时光也是在天津度过的。1934年的初夏,吉鸿昌潜往天津从事抗日活动,他组织成立“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并任中央委员及“大同盟”中共党团领导成员,进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在法租界花园路4号家中的三楼,购置印刷设备,印刷出版抗日刊物《民族战旗》,为做好秘密工作,他将住宅楼下改为接待地下党员的住房,还把客厅的3个门改为7个,以便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转移。

不久,吉鸿昌在天津秘密训练抗日武装力量的事情暴露,蒋介石极为恼怒,下令尽快暗杀吉鸿昌,当吉鸿昌被捕的消息传出后,许多进步人士都呼吁释放吉鸿昌,中共党组织也曾多方组织营救,但吉鸿昌却请求组织停止营救行动,以避免无谓的牺牲。

“有一天爸爸回来的特别早,他就说我要带着我的胖姑娘去公园玩。”吉鸿昌的小女儿吉瑞芝一直记得,父亲习惯唤她“胖姑娘”,此生予她的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陪伴,是在牺牲前那个夏天的8月,那一天父亲给三岁的她买了一身新衣服,还有一双小皮鞋,领着她去公园玩,可是之后就再也找不到爸爸了,因为那时候年纪小,她就天天喊着要找他,要找那个高高大大的爸爸。

在狱中的吉鸿昌有过一次与家人通话的机会。当吉鸿昌问到最疼爱的“胖丫头”的情况,不满三岁的吉瑞芝恰巧在旁边,一把抢过电话,大声地说:“你是爸爸吗?你怎么不回来了?爸爸你快回来吧,我很想你,你快回来吧!”

伴随着吉瑞芝喊得声音越大,话筒的另一边好像有一点哭声,却始终没有回声。过后母亲告诉吉瑞芝,爸爸已经哽咽得说不出话了。

在面临与亲人生离死别和家与国的抉择中,吉鸿昌的选择是:追随信仰,无悔忠贞。

面对“立时枪决”的命令,吉鸿昌镇定安详地向敌人要来纸和笔,挥笔疾书,写了自己坎坷曲折而终于走向革命道路的一生,还在给夫人胡红霞的遗嘱中写道:“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

被捕仅15天后,北平大雪纷飞,宽大的场坪,白雪覆盖着大地,站在刑场上的吉鸿昌泰然自若,他望着天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捡起一根松枝,弯着身在地上写道:“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伴随着一声枪响,吉鸿年仅39岁的生命之光,融入漫天的雪花之中。(作者单位:天津日报)


附件: